中国历史之夏朝
(2008-07-06 20:43:31)
标签:
跟着火炬看中国华夏文化黄河文明文化 |
分类: 河东那些事 |
二、夏
大禹率众治水,十三冬夏无归。待到王权天下,铸成九鼎圣威。
夏启承父余勇,尚可东征西讨。及至太康摄政,东夷虎视边陲。
后羿攻取安邑,寒浞杀羿篡权。夏王客死异地,遗腹隐忍誓还。
黄天不负忍者,少康中兴复国。传至夏桀暴政,商汤讨夏祭天。
典故:
1.大禹治水:传说在帝尧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水。尧帝曾召集部落首领会议,征求治水能手来平息水害。鲧被推荐来负责这项工作。鲧接受任务后,采用堤
工障水,作三仞之城,就是用简单的堤埂把居住区围护起来以障洪水,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后被放逐羽山而死。舜帝继位以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禹总结父亲的
治水经验,改鲧“围堵障”为“疏顺导滞”的方法,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趋势,顺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然后合通
四海,从而平息了水患。在大禹治水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感人的事迹。相传他借助自己发明的原始测量工具——准绳和规矩,走遍大河上下,用神斧劈开龙门和伊
撅,凿通积石山和青铜峡,使河水畅通无阻。他治水居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连自己刚出生的孩子都没工夫去爱抚,不畏艰苦,身先士卒,腿上的汗毛都在劳
动中被磨光了。禹都安邑,在山西运城夏县。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成功地治理黄河水患的治水英雄。
2.禹铸九鼎:由于禹在治水中的功绩,提高了部落联盟首领的威信和权力。传说禹年老的时候,曾经到东方视察,并且在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一带)召
集许多部落的首领。去朝见禹的人手里都拿着玉帛,仪式十分隆重。有一个叫做防风氏的部落首领,到会最晚。禹认为怠慢了他的命令,把防风氏斩了。这说明,那
时候的禹已经从部落联盟首领变成名符其实的国王了。后来,氏族公社时期的部落联盟的选举制度正式被废除,变为王位世袭的制度。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夏朝出现了。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让人们警惕,防止被其伤害。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
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历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
称为“定鼎”。
3.夏启甘之战:启继承王位后,由于当时传统的“禅让”观念并没有完全消除,当时启的统治地位十分不稳,许多部族纷纷起兵反抗夏启的统治。夏启为了巩固自
己的政权,稳定自己的统治地位,确保“家天下”的局面,多方动用军事力量,镇压叛乱各方。据历史记载夏启与当时西部的叛乱诸侯有扈氏大战于甘(洛阳)。为
了保证对有扈氏决战胜利,夏启在决战前对自己的军队进行了政治动员,列举了有扈氏威慑侮慢上天、反对代表上天进行统治的夏王朝等罪行,表示要代表上天意
志,武力讨伐有扈氏,要求参战将士要勇敢杀敌,英勇作战,确保战役的胜利。如果畏敌不前,贪生怕死作战不力,将予以严惩,不但要杀死贪生怕死者本人,而且
还要杀其妻子、儿女全家。由于战前夏启政治上高度重视,军事上采取了周密的布置与准备,并亲自主持召开了战前誓师动员大会,严明了军纪,赏罚分明,参战将
士奋力苦战,甘之战经过一年多时间大败有扈氏,迫使有扈氏臣服于夏朝,接受了夏启的政治统治。夏启与有扈氏的甘之战是当时原始部落联盟企图复辟民主禅让制
与夏启维护其奴隶主政权统治的尖锐斗争,夏启在甘之战的胜利,极大地巩固了新生的奴隶主政权,沉重打击了当时的复辟势力,为夏朝定都斟郡奠定了坚实的基
础。
4.太康失国:启委派了六卿管理各种民事,并组建军队,制定法律,设置监狱,使他的统治更加稳固。启死后,他的儿子太康继承了王位。太康沉溺狩
猎,荒废政务,他的5个弟弟为王位继承争斗不休,于是发生了“太康失国”的事件。东夷族有穷氏部落首领后羿攻入夏的都城安邑(山西运城)赶走了太康,太康后来死于外地。此
后,太康的弟弟仲康、仲康的儿子相虽然先后继位,但大权却被后羿控制。不久后羿干脆把相赶走自己登上王位。后羿的亲信寒浞又杀死了后羿做了夏王。
5.少康中兴:少康为夏王朝第六世国王。夏后相之妻后缗所生。后缗母家为有仍氏,当寒浞攻杀夏后相的时候,相妻怀孕,从墙洞中逃归母家,生少康,
所以少康一直生活在有仍氏。长大后当了有仍氏的牧正,管理畜牧。当寒浞之子浇派人去追杀少康时,少康逃到了有虞氏(山西运城永济),当了有虞氏庖正(厨官)。舜的后人虞思
把两个女儿嫁给了少康,又给了少康土田和众人,少康才站住了脚,并开展恢复夏朝统治的各种活动。在寒浞代后羿、政局混乱之时,夏的贵族靡逃到与夏同姓的有
鬲氏。靡收抚了斟灌氏、斟氏的逃散人众,整顿队伍,积蓄力量。在靡的密切配合下,少康终于攻灭了寒浞,杀浇于过,杀于戈,重建了夏朝。
这一事件历史上称为“少康中兴”。夏朝经济农业占重要地位,国家发给农民每户50亩田,农民向国家交纳贡赋。农民在地里挖沟渠,用来引水或排水。夏朝的历
法把正月作为一年岁首,这就是历法上“夏历”的由来。夏朝的生产力有很大提高,出现了制石、制陶、铸铜、造车、造酒、造船等手工业,还出现了用骨、角、
蚌、玉等材料制作用于玩赏工艺饰品的手工业。生产的产品有了剩余,于是就出现了拥有剩余物品的贵人和从事生产劳动的平民。贵人和平民间差距逐渐拉大,就产
生了奴隶和奴隶主。夏朝开始了向奴隶制社会的过渡。
6.夏桀暴政:夏朝最后一个王名叫桀,他荒淫无度,贪婪残暴,杀死贤良的大臣,用武力征服别的部落,人民诅咒他,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各部落也离
心离德。这一时期在亳(今河南商丘)这个地方有个叫“商”的部落日益崛起,这个部落首领看时机已到,联合了很多部落进攻桀,在鸣条(山西运城)把桀的
军队战败,桀逃往南巢,死在亭山。夏朝灭亡了,成汤建立了商朝。后人称赞说:“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周易·革》)。
大禹率众治水,十三冬夏无归。待到王权天下,铸成九鼎圣威。
夏启承父余勇,尚可东征西讨。及至太康摄政,东夷虎视边陲。
后羿攻取安邑,寒浞杀羿篡权。夏王客死异地,遗腹隐忍誓还。
黄天不负忍者,少康中兴复国。传至夏桀暴政,商汤讨夏祭天。
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