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河东山西名人华夏 |
分类: 河东那些事 |
蒲州张氏
这是一个以商起家后成为官商结合的显赫一时的家族。张氏之先世原居解州盐池之南,元朝时张思诚避乱徙蒲州永乐,其子张友直遂占籍通化坊,友直传仲亨,仲亨传克亮,克亮传绣,绣传宁,宁传谊,谊传允龄、遐龄。允龄祖父早逝,祖母雷氏矢志守孤。允龄生未几,复失怙。允龄母解氏奉姑抚孤,以持门户。允龄年方幼即掌理家政。年长,遂发愤服贾远游,西度皋兰(兰州)、浩璺(今甘肃碾伯县东),贩货张掖、酒泉,数年又南至淮、泗,渡江入吴,后益困,遂溯江汉西上菱峡,往来于楚、蜀间。又北到沧博。拮据20年,足迹半天下。虽然身在商界,但视财利甚轻,笃信重义。南北所至,为众商所敬服。遇到事情时,往往判断正确无误,人以为异,甚至怀疑他有异术。
四维弟张四教,年16便服贾远游,历汴泗,到江淮,南至姑苏、吴兴之境,所经营贸易,常出人意外。在随其父经营长芦盐业时,识量宏达,综计精确,不屑斤斤计较。四维登第出任京官时,迎其父居京师,悉以生计付四教。四教治业年久,熟悉盐务分布、调度,具有操纵能力,末年经商大为成功,资产不止十倍其初。四教襟度旷达,乐施好义,当其意气所激,挥斥千金不顾,捐资授龙虎卫指挥佥事。张氏之姻亲也多是商人或官宦之家。张允龄妻王氏是兵部尚书、宣大总督王崇古之姐,王氏也是商人家族(下面另介绍王氏)。
蒲州王氏
王氏是和张四维家族联姻的蒲州官商大户。王氏明初从汾阳迁居蒲州,祖先自王冲文、王彦纯、王秉信、王景严、王荣,传至王馨。馨官居邓州学正,其子王瑶是商人。韩邦奇《苑落集》卷五载;王瑶“公蒲善士,为养(生计)而商也,生财而有道,行货而敦义,转输积而手不离简册。”明弘治年间(1488一1505),其父任邓州学正时,瑶便“贸易邓、裕、襄、陕间,而资益丰”。正德间(1506—1521),又“行货张掖、酒泉间”,“复货盐淮、浙、苏、湖间,往返数年,资乃复丰”。
王瑶之兄王现(字文显)也是大商人。据明人李梦阳《空同集》卷44载:现初“为士不成,乃出为商,尝西至洮陇,逾张掖、敦煌,穷玉塞,历金城,已转而入巴蜀,沿长江下吴越,已又涉汾晋,践泾原,迈九河,翱翔长芦之域,竟客死郑家口”。王现“商四十余年,百货心历,足迹且半天下”。为商“善心计,识重轻,能时低昂,以故饶裕。与人交信义秋霜,能析利于毫毛,故人乐取其资斧,又善审势伸缩”。
王现“以商起家,乃大室庐,备宾祭,毕婚嫁,四弟各成立”。王观、王瑶之末弟王珂在兄长们财力的资助下,中进士,任中书舍人,但早
逝。
王瑶生三男五女,长子王崇义为盐商,次子王崇祖早逝,三子即王崇古。王崇古(1515—1588),字学甫,嘉靖二十年(1541)进土,历任刑部主事、陕西按察、河南布政使、右副都御史、兵部右侍郎、总督宣大山西军务。隆庆四年(1570)俺答孙把那汉吉请降,崇古力主以此为契机,与俺答议和互市。自是边境休宁,数千里军民乐业,不用兵革。
王崇古的姐妹中,长姐嫁侨居蒲州的沈氏,沈氏是盐商家庭。《条麓堂集》卷28载:王崇古舅沈廷珍“以家务服贾,……故南帆扬越,西历关陇”,由于善于经商而致富。沈廷珍长子沈江即王崇古长姐之夫,也是商人。王崇古二姐嫁张允龄,即张四维之母。王崇古三姐嫁阎一鹗,四姐嫁监生宁夏,五姐嫁庠生刘一直,他们的情况不详。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王崇古一家是商与官密切结合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