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炎帝在太行、太岳之野

(2008-02-04 17:29:18)
标签:

人文/历史

生活变迁

我记录

华夏

文明

河东

文化

分类: 河东那些事
 
    炎帝的陵墓,在轩辕氏黄帝时就已经有了,黄帝封参卢于潞(古上党。今山西省长治市一带),守其先茔,以奉神农之祀。在上党地区太行、太岳之间就有一条河叫姜阝水。这里是炎帝传说极盛的地方。
    据《山海经·北次三经》说:在以“太行之山”为“之首”的群山中有座陆山,“姜阝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同时还可以叫作“郯水”(见《山海经》郭璞注)。“郯”字从“炎”。 在上党地区,即太行、太岳之野,分布着大量与炎帝族有关的村落地名,同时还有大量有关炎帝活动的遗迹与传说。如《山海经·北次三经》说:“发鸠之山(郭注:今在上党郡长子县西),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古史记载炎帝一名伊耆氏,伊、耆叠韵,急言之可谓“伊”,亦可谓“耆”。罗泌《路史·国名记》及罗苹《禅通纪》注,都认为神农所国之“耆”,就是文王所代之“耆”。“耆”《尚书·西伯勘黎》作“黎”。《周本纪》“明年败耆国”,《正义》引邹诞云:“本或作黎”。孔传以为黎“在上党东北”。孔颖达曰:“黎国,汉之上党郡,壶关所治黎亭是也”。光绪《山西通志》卷五十《古迹考一》以为古黎国“盖长治、壶关、黎、潞诸县皆是也”。此一带传炎帝神农故事。所谓黎亭,即今长治县北黎岭,俗称黎侯岭为羊头岭,相传炎帝建国处。沁水之滨,古有伊氏邑,战国属赵国,或亦伊耆氏之遗迹。。《元和郡县志》卷十五“长子县”:“神农城,《后魏风土记》曰,神农城在羊头山上,山下有神农泉,即神农得嘉谷之所”。《太平寰宇记》卷四十四“高平县”:“羊头山在县北三十五里。《山海经》云神农尝五谷之所。山形像羊头”。又说,“炎帝庙在县(高平县)北三十五里羊头山”。卷四十五“上党县”也说:“羊头山,《郡国记》云:有神农城,山下有神农泉。南带太行,又有散盇(加“艹”头),即神农尝谷之所也”。又说:“神农井在县(长子县)南五十里,出羊头山小谷中。《上党记》云,神农庙西五十步,有石泉二,一清一白,甘美,呼为神农井”。顺治《潞安府志》卷一“长治县”:“百谷山,在郡东北十三里,神农尝百谷于此,立庙祀之”。顺治《潞安府志》卷一“襄垣县”:“百谷山在县东南二十里,亦以神农尝谷而名”。顺治《潞安府志》卷一“潞城县”:“凤凰山,一名天冢冈,在县西北五里。相传神农时,有凤凰栖止”。雍正《山西通志》卷一七三“高平县”:“上古炎帝陵,相传在县北四十里换马镇”。 
    上党地区今有两座以“羊头”命名的山岭。一是长治县的羊头岭,也叫作黎岭,传说是炎帝建都的地方。一是高平、长治、长子三县交界的羊头山,山上有神农城、神农泉、神农畦、炎帝陵等。炎帝陵位于山西省高平市城东北17公里处的庄里村,俗称“皇坟”。陵后有庙,谓之五谷庙。在山西省长治市区东北部的老顶山巅,有高达数十米的炎帝像,炎帝神农氏在此尝百草食五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