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河文明

(2007-12-15 11:22:37)
标签:

人文/历史

华夏

文明

河东

文化

http://bbs.9811.com.cn/attachments/month_0708/20070810_f197da0921186e4403e0xjO17uy6kilF.jpg

  黄河,是我们的财富。
  黄河,是我们的象征。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
  沿着黄河走,在文明初始期的华夏大地上,有星罗棋布般的各具地域特色的多个文化中心。多中心不平衡的发展,是这个时期的特点。那时的文化中心,大致可分为北方文化,南方文化,长城沿线文化,西北文化,东北文化等五部分。南北文化的过渡带与东西文化过渡带的交汇区,正好如同一个大大的十字,形成了我国史前文化最发达的地带,这便是今日之西安—运城—洛阳一带的史前文化区,也就是黄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
  世界上人类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大都位于河海之滨或河流交汇之地。埃及的尼罗河,印度的恒河,美索不达米亚原野上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都是人类古老文明的血脉。古老的两河,培育灌溉农业,也让文学与数学之树开始发芽生长。轮子的发明,将交流和贸易成为现实,楔形文字的出现让巴比伦人成为真正的文明人。于是在公元前3500年前,两河流域诞生了世界上第一批真正的城市。
  我们的古代文化则不然,那时候东亚季风吹拂着华夏大地,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虽然不如两河流城那样便于利用,却为我们的先民创造下多种生态因子,为先民发明创造更高更复杂的利用自然条件的技术铺下了客观基础。黄河与长江都发源自崇山峻岭,而不是两河流城那平坦的原野。从山岩喷泄而出的江流必须有较高的技术才能利用,而广大地域的多中心文化,又使得中华文化的发展不致因为某个中心的衰落而全体消亡,因此,中华古老文化的不曾中断和持续发展就是客观的必然。
  我们的黄河从古至春秋时代就一直在今天华北平原一带不断演出“龙摆尾”的话剧。频繁的改道、汛滥、形成大片的黄土原野为旱作农业提供了广袤肥沃而松软的土地,这一地带的气候也颇有规律,雨季正好在农作物的生长期。于是,造宜黄土带生长、成熟期短又易于保存的粟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粮食作物。黄河流域的古代文化既经历了自身长期的发展演变,又充分吸收了周围地带的文化精华,终于成为中华早期文明的主流。
  黄河的古代文化遗存几乎遍及整个流域。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是仰韶文化的集中地,从陕西的关中、山西的晋南、河南西部,甚至远达甘肃交界,河套、冀北,豫东和鄂西北一带。早期的代表就是陕西临潼的姜寨。面对姜寨村落遗址,会让你生出无限的遐想。一个古代先民群居的场所,把远古拉到你的面前。河北中南部的磁山文化,河南的裴李岗文化,关中、陇东的老官台,大地湾文化,是仰韶文化的前身。黄河上游甘肃地区的马家窑洞文化、齐家文化则是仰韶文化的后期,生产和社会的发展都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甚至有人判断,齐家文化的下延可能已属奴隶社会。
  无论学者怎样指点古代的文化遗存,那些无声的文物都在为我们说明,在古代,那浩浩荡荡的黄河全流域的岸边、阶地活跃着我们先祖的身影,根据我国古史传说时代有关文献的研究,结合考古学文化推定,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可以看作是华夏诸族的文化遗存,而大汶口——山东龙山文化则是属于东夷诸族的遗存。
  华夏诸族中最强有力的两个氏族便是黄帝与炎帝,蚩尤是强大的中坚。
  东夷诸族处于黄河下游海岱地区,山东、豫东、豫南、皖中地区都是他们的活动范围。
  黄帝部族结在涿鹿(运城解州)摆开了战场,同蚩尤厮杀。当时蚩尤部族已经掌握了较高的冶铜技术、农业技术,其文化当在黄炎部族之前,这一场古史传说时期的“涿鹿之战”直杀得天昏地暗。黄炎部落终于杀死了蚩尤,其部族一部分融入华夏,一部分南撤成为今日的南方诸族,另一部分则渡海东去。
  其实,这场战争是中华文明初始期的各地域、各支系文化的一及大冲撞、大融合,在古代没有信息传播媒介的情况下,迁徙争战,都是文化交融的手段。正是这场战争,使得黄河流域中下游的两种文化合而为一,甚至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也融进中原文化之中,使这汇多种文化精华而成的中原文化成为中华早期文明的中心。很难说比中原龙山文化水平更高的山东龙山文化的冶铜术,乃至早期的符号文字不对中原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原文化最终成为夏商青铜文化为代表的早期文明的核心,正是由于他融多种文化先进因素于一炉。因此,黄帝、炎帝、蚩尤都应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而给予永恒的崇敬。
  公元前2000多年前,黄帝族后裔的一支:夏后氏在晋南、豫西崛起,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和私有制产生的基础上,一次巨大的灾难,让我们的民族在中原地区进入了文明时代。一场仿佛由天而降的洪灾遍及中原,夏禹治水成功的故事成为中华民族永不湮灭的传说,借助这次治水的成就,夏部落最后一位经原始社会推举而出的部落联盟领袖禹,开始向建立第一个中国奴隶制社会夏王朝的历史进程前行。禹的威望和夏族较其他氏族先进的生产力都使禹成为事实上的各族首领。对那些阻碍夏族发展的势力如三苗,共工、禹都举兵征伐。再也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止他的脚步,世袭制取代“禅让制”,阶级文明社会取代原始文明社会的钥匙就在他的手中,他正在揭开中华文明崭新的一页。
  那一年,据说在公元前21世纪,据今4000多年,这个历史性的转变就发生在大河之绊晋南、豫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