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知识/探索华夏文明河东文化 |
分类: 河东名人 |
仰望一轮明月,可见月亮中有些阴影,传说那是吴刚在伐桂。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月中桂树高达五百丈,这株神桂不仅高大,而且能自己愈合斧伤。月中吴刚,本为樵夫,醉心于仙道,然而不幸却犯了天条,因此天帝震怒,把他打发到寂寞的月宫,令他在广寒宫前伐桂树,只有砍倒桂树才能免罪。可是吴刚每砍一斧,斧起而树伤就马上愈合了,所以他也只好不断地砍下去
唐宋文献都说吴刚是西河人,西河郡就是今山西河东一带,那么为什么西河道士吴刚被罚砍桂树呢?这可能与西河民俗有关。
《水经注》转录了三国时期王肃的《丧服要记》中的一段话:“桂树者,起于介子推。子推,晋之人也。文公有内难,出国之狄,子推随其行,割肉以续军粮。后文公复国,忽忘子推。子推奉唱而歌,文公始悟,当受爵禄。子推奔介山,抱木而烧死。国人葬之,恐其神魂霄于地,故作桂树焉。”看来在西河郡一带,民俗盛传桂树可以保护灵魂,所以,自然就需要有樵夫提供桂树。
吴刚斫桂的用意是什么呢?陆游的诗句:“除却君山湘水平,斫却桂树月更明。”可能道出了个中原委,既然古人认为月亮中的阴影是桂树,到了唐人就演绎出唐明皇奔月和吴刚宫前伐桂可以让明月更亮的神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