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世代为官的并不少见,但祖孙几代均是著名的书法家却不多见。河东诸卫为中国书法史描绘了重彩的一笔。
卫瑾(220—291年),字柏玉,西晋河东安邑(今夏县苏庄村)人。卫瑾从小在父亲的启蒙教育下,学习书法,并从师于汉未著名书法家张芝,善篆、隶、行、草诸书体。他的书法作品,甚负盛誉。
卫恒(?—291年)字巨山,卫瑾之子,卫恒因出生于书法世家,在祖父和父亲的的书法熏陶下,耳濡目染,勤学苦练。卫恒及弟俱以书法著名,善作草书、隶书,被世人传为佳话。
卫宣、卫庭,卫恒之弟,也是一代书法家,尤其是篆与草,笔表龙凤,潇洒飘逸,唐人张怀瑾《书断》云:“恒弟宣、庭,善篆及草,名亚父兄,宣、庭亦工书,仲宝,叔宝俱以书名世”
卫夫人(272—435年)名铄,字茂潴,东晋时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自幼聪明好学,热爱书法。是我国书法世家卫凯之曾孙女,卫瑾之女。四世书法传家,魏、晋以来百余年,以书法著名称于世。
卫夫人书法继承先祖家传之风,成为一代书法家。她最善隶书及正书,曾拜师钟繇,深得其“古隶”及“汉隶”笔法,参以卫氏家传之风,融会贯通于一体,时称“今隶”。
卫夫人在书法理论上亦有所创见,她写的《笔阵图》,仅五百余字,却以其简练的笔触,概括的文辞,对纸、墨、笔砚的选择,执笔的部位及传统书法的法则,均作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其理论之精辟,见解之卓越,堪称中国古代书法理论中之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