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河东最早称“中国”

(2007-09-28 17:01:14)
标签:

人文/历史

河东

文化

分类: 史论/随笔
               河东最早称“中国”
 《诗经·大雅·民劳》曰:“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毛《传》解释说:“中国,京师也。”《史记·五帝本纪》曰:“夫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集释》 说:“刘熙曰:‘帝王所都为中,故日中国。’”原来,“中国”一词最初的含义是指“京师”,即帝王建都之地,而史传最早的帝王尧、舜、禹都建都于河东,所 谓“尧都平阳(今临汾),舜都蒲坂(今永济),禹都安邑(今夏县)”是也,故历史上最早称作“中国”者只能是河东这块宝地。

              “中华”之“华”出自河东

 中国称为“中华”;中国人称为“华族”、“华人”、“华裔”。据著名“古史辩”学派创始人顾颉刚先生及其弟子刘起纡教授考证,“华族”是由于先民居于华 水、华谷而得名。《水经·汾水注》曰:“汾水又西与华水合,水出北山华谷,西南流经一故城西。”刘先生断言,正是由于住在华水流域的先民最先自称“华 人”,其它部族人们也称他们为“华人”,沿袭下来便有了“华”的名称。这华水、华谷位于何处呢?就是今稷山县化峪镇一带。化峪即“华谷”,今称“黄华 峪”;至于“华水”,则由于气候变迁早已干涸,不复存在了。

             “华夏”之“夏”亦指河东

  “夏”者,“夏人”所居之地也,史籍或称为“大夏”,或称为“夏墟”,均集中在河东一地。如《左传·昭公元年》所称:“迁实沉于大夏”,这个大夏在 “唐”,即今之翼城。《国语·齐语》、《史记·封禅书》都记载了齐桓公“西伐大夏”,这个大夏在“平阳”,即今之临汾。《吕氏春秋·本味》曰:“和之美 者,大夏之盐”,这个大夏又指的是安邑。《史记·晋世家》索隐谓《世本》载唐叔虞“居鄂”,宋衷注曰:“鄂地今在大夏”。这个大夏指的又是今乡宁,等等。

              “唐人”之“唐”源于河东

   海外称华人为“唐人”,称大陆为“唐山”。此称始于唐朝。因李唐王朝盛极一时,声誉远播海外,各国均称华人为“唐人”。而“唐朝”之“唐”又源于太原。高 祖李渊任隋太原留守,太原古称“唐”,故袭封唐国公,后代隋而立,国号为“唐”。而据史家考证,太原之“唐”实则又系由翼城叔虞所封之“唐”讹传而来。故 以此推论,则称华人为“唐人”之“唐”,亦当起源于河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