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后稷稼穑于河东(运城)

(2007-09-11 07:52:30)
标签:

人文/历史

河东

文化

分类: 河东旅游


  主管农业之神后稷是古代周民族崇拜的始祖神。《史记》、《山海经》、《淮南子》等书皆有关于后稷的记载与传说。
  据传后稷是帝喾的儿子。帝喾即帝俊,说是黄帝的曾孙,古神话传说的天帝之一。后稷的母亲叫姜原,传为有邰氏(在今运城市闻喜)的人,为炎帝之后裔。
  一次姜原出游野外,由于践踏了一巨人足迹而感身孕。没想到了产期,却生下个怪胎,这就是后稷。其母认为怪胎不祥,挥招致灾祸,便将他弃在狭巷之中。也 许神灵护佑,连牛马经过,都远远避开而不践踏。没办法,其母就想把他丢弃在树林中。正赶上林中有人,便随手丢在河渠的冰面上。说也奇怪,这时群鸟飞来,用 羽翼温暖着他,以防他冻死。其母见状以为神奇,遂将他抱回重新抚养。因其母最初想抛弃他,便给他起了个名字
  后稷小时候就有远大的志向。他做游戏,就喜欢收集各类野生植物种子,用自己的小手种到地里去。他长大成人后,很快给成为以为种地好手,能因地制宜,适时播种,收割各类农作物。以至周围的百姓都依法仿效,后稷也因此而远近传名。
  帝尧听说后,就聘请后稷为农师,让他管理与指导天下农业各方面的事情。由于他发展农业有功,帝尧封他于邰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成了周民族的始祖。晋南的汾水流域是后稷教民稼穑的主要地区,其后发展成为周族的发祥地。周人长期活动于此并为纪念他们的先祖后稷,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迹。运城市稷山县境内的稷王山、稷王庙、稷亭,运城市闻喜县的姜墓、后稷被丢弃的冰池村,运城市新绛县阳王镇稷益庙、纪念后稷裔孙古公澶父的古堆泉、古水等等
  由于后稷对发展农业的巨大贡献,后人便尊崇他为农业之神,或谷神而享受人间的祭祀。《史记.封禅书》载:周公既相成王,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 明堂以配上帝。自禹兴而修社祀,后稷稼穑,故有稷祠,郊社所从来尚矣。自周成王始郊祀后稷以后,起初社、稷二祠分祀,其后历朝多社、稷合祭,列为国家大 典。因为古人认为:稷非土无以生,土非稷无以见生生之效,故祭社必及稷。又说:社为九土之尊,稷为五谷之长,稷生于土,则社与稷固不可分。
  从以上介绍可以看出,稷神应源于祖先崇拜。因后稷稼穑之功,遂演变成农神,或谷神。又因农业和土地密不可分,故后世多社、稷合祭,并上自京师,下至府州县皆有社稷祠坛之设。土地和五谷收成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稳定。因此,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代名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