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7月26日,搜狐汽车“纵横中国·中国本土车企创新之旅”开启第3站的行程,由汽车行业领导、专家、媒体及自媒体组成的代表团,走进吉利汽车位于杭州的总部。
此刻,正是车企半年秀的时节。吉利端出“盛夏的果实”:上半年销量28万辆,比去年同比增长了11%,完成了全年销量的47%。
从吉利上半年的具体销量来看,中高端车型明显增长,首款高端B级车吉利博瑞月均销量位居前列,并与博越组成了“博”字辈中高端产品矩阵,向中高端车细分市场发起冲击,实现品牌与产品的全面提升,并规划高端品牌产品来抗衡合资车企。
中国B级车整体市场,存在三个台阶。此前部分自主品牌的月销量基本上在1000辆以内,第二个台阶是4000辆,第三个台阶则是月销过万,而B级车单月销量过万才是真正的成功者——吉利今年上半年的成功正在于此。
吉利博瑞以月均超过4千辆的市场表现、最高单月6,000辆的销量,奠定了其中国自主品牌中最为成功B级车产品的地位。据称,该数据超过了中国品牌所有B级车总和,也超过了一些主力合资企业的部分中级车。
另外,博越上市20天定单量超过3万辆,帝豪GS从5月份上市,平均每月卖到7、8千辆——两种车型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而且,帝豪已连续5年蝉联中国品牌轿车销量冠军,累计用户近百万。
最近市场的好表现让吉利人说话豪气十足。吉利控股集团公关总监杨学良向包括车市红点在内的媒体人表示:“现在吉利已经进入到了快速增长的通道,但还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的目标这两年要做的就是要做到自主品牌中的强势品牌,处于一个领军地位。”
杨学良认为,目前从销售角度讲只有两家企业排在吉利前面,一个是长安,一个是长城。“我们认为吉利是很有希望去超越它们能跑到第一位去!”
杨学良说,吉利汽车整体的思考是要做精品车。精品车有几个特点,首先是成为细分市场里面的标杆车型。当然大家可能会想,你做标杆车型肯定第一就是销量,得在这个细分市场做到销量的领先。
“除了销量,吉利还希望车的整个品质、技术形象以及市场的口碑也能够做到市场的标杆。”
7月的两件大事,让吉利当仁不让,晋升为“车界网红”。
7月15日至16日,吉利汽车以时下网络最流行的传播方式——直播,搞了个“博瑞品质直播间—史上首个24小时无保留拆车直播”的活动,在全国40多家媒体和自媒体的见证下,24小时不停地直播“怎么把博瑞拆个精光”。
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是吉利的一场营销秀,以大胆搏出位。因为它拆的不只是拆自家的博瑞,还拿来友商的一个同价位的竞品车型——某日系品牌中高级车进行拆卸对比。
至于这场营销到底Low不Low?吉利在收获了无数口水和砖头的同时,也吸引了无数的眼球,至少,车市红点认为这场营销秀在效果上是成功的。
车市红点认为,吉利这场营销秀有两个目的要达到:
一是他们希望告诉外界,吉利的车子质量绝对是杠杠滴。据了解,博瑞采用了大量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好的零部件供应商,甚至强过部分合资品牌车型。
为此,吉利做了很多努力,先是让全球一流供应商对吉利、对博瑞有信心;然后说服他们把最好的产品供给吉利;最后以市场表现让他们把价格降到合理区间。
杨学良介绍,吉利现在新的第三代3.0时代的工厂,在装配、制造工艺、模具、检具方面的水平可以说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而且这些工厂还都是非常智能化的,可以柔性生产,也就是说传统能源的、油电混动、插电混动、纯电的将来都可以在同一条生产线上生产。
在全新的工厂里面,吉利博越、帝豪GS、帝豪GL包括接下来新建的工厂都会实现一流的装配制造工艺和高度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二是新旧产品承接的需求。
自去年4月上市以来,一年多时间博瑞都是吉利“当红辣子鸡”。但是,但是随着吉利博越的上市,SUV车型天生的高热度让博越更受关注,紧接着又是面向入门级市场的帝豪GS迅速走红,在后面则是全年最为关键的战略A 级车帝豪GL的上市期。
新产品频出,作为吉利品牌的旗舰标杆、支撑其他所有车型的品牌定位之作,博瑞是不能就此被淡忘,要依旧吸引市场的长久注意力——那么,“拆光博瑞”的营销实质就不难解释了。
吉利的母省浙江也对本地车企的发展不惜助推之力。
今年9月,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政治经济论坛G20峰会将在杭州召开。为支持杭州G20峰会顺利举行,7月19日吉利汽车将330辆汽车交付杭州G20峰会组委会。
这330辆车包括博瑞、博越、帝豪GS、远景SUV、帝豪EV等吉利品牌,作为峰会期间的接待、安保、警戒等领域的指定用车。
据悉,为了向世界展示中国汽车工业的整体水准,吉利汽车的研发和制造部门根据峰会用车需求,对质量、配置、外观内饰等进行了优化和严格检测。同时吉利为这批指定用车成立了专门的技术服务小组,提供全天候的保障与支持。
届时,杭州满城尽是吉利车。吉利,想不红都难!
从吉利看中国自主品牌之路
回顾吉利这半年。盛夏的果实,吉利是从低谷走出,渐入佳境的。
前年开始,吉利曾落入了发展史上的低谷期。2014年销量下滑22.5%,从上年的54.94万辆骤减至42.58万辆。面对新品层出不穷的市场,吉利却拿不出像样的明星产品。
面对困境,吉利做的比外界想的更多:对品牌进行梳理,英伦、帝豪、全球鹰回归到一个吉利并换标,由外到内统一形象标识;还做出了让外界视为疯狂的举动——砍掉了25%的经销商,借此重新洗牌,换血,目的是提升经销商,把营销水平、能力提升一个档次。
同时,一系列营销行动也在有序进行中:全民定价、外交部礼宾用车交车、奖励游泳世锦赛冠军、美丽中国手机摄影大赛等,为吉利的品牌传播起到很好的作用。
去年4月,吉利B级轿车吉利博瑞横空出世,驱散了吉利的暗沉,拨亮了中国自主品牌的灯塔。
得B级车得天下。吉利博瑞——这个被挑剔的网友评为“最美中国车”的B级轿车,经历了吉利发展史上的远景、自由舰、帝豪的逐级进化,从而建立和完善起来的经验、流程、标准、供应商体系,承载了中国自主品牌的希冀和自豪。
博瑞上市不到10天就收到订单2万多辆,之后,月销量稳定在5000台左右,创造自主品牌B级车从未有过的市场纪录,还超越了不少合资品牌B级车,也让博瑞成为首个打破自主品牌15万元天花板的车型。
“前面的三四年是厚积薄发的沉淀,现在到了收获期了。”杨学良表示。
以工匠精神冲击中国车企品牌NO.1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当今的中国开始讲工匠精神。
借用格力一句话:“让世界爱上中国造”,吉利等车企也在在努力完成中国品牌的蜕变,纷纷向中高端车型市场发力,逐步缩小与合资品牌之间的差距,提升消费者对自主品牌的认知。
杨学良告诉车市红点,吉利近年来持续深化战略转型,响应党中央国务院供给侧改革的号召,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坚持工匠精神,强力推动技术创新和品质提升。
在技术研发上深化平台化和通用化战略,坚持正向开发,不断提升技术原创和集成能力。在杭州、宁波、哥德堡和考文垂设立了四个研发中心,拥有近万名工程研发人员。
在造型设计上,在上海、哥德堡、巴塞罗那和加利福尼亚设立了四个造型中心,打造世界一流的造型设计能力和国际化团队,融合国际审美潮流和中国文化元素的独特设计语言已经成为3.0精品车的标签。
在生产制造环节,引进国际一流的设备和全新制造工艺,采用全球同步的生产标准行业质量控制体系,从技术、工艺、供应和检测等方面,全面确保吉利第三代产品3.0精品车的品质。
杨学良介绍,因为中国消费者对车的造型审美需求非常高,为此吉利在这方面进行了大投入。
“2009年以前的帝豪,那时候做造型大概有五六百万就能做下来,现在博瑞这个造型前期的概念开发到电脑设计到U拟模型到最后真正成样车前后再修改,一个车的造型投资在1.2亿到1.5亿,我们认为这个投入是有必要的。”
据了解,吉利从2015年投产的新工厂都具备世界级水平,配合产品开发实现了通用化、标准化、平台化、模块化、柔性化。
“现在的吉利已经具备了三个平台和一个模块化架构。”
其一是生产帝豪的FE平台。FE承担着吉利在整个A级车市场的任务,包括三厢、两厢轿车、cross、SUV还有MPV。该平台是在帝豪平台基础上全新升级的一个平台,包括整个平台的安全、性能、动力组成等等进行全面的升级。
第二个平台就是生产吉利博瑞的KC平台——B级车平台。博瑞主要是KC-1的产品,目前它的第二代产品KC-2已经在开发了。第三个平台是吉利专门打造的MPV平台,从去年吉利已经在全面的开发之中。
杨学良说,今年年底,吉利将在无人驾驶、智能化技术,在动力总成、新能源领域发布吉利的技术品牌。
未来的吉利更是自信满满。
杨学良介绍,吉利集团制订了一个到2020年要年销两百万辆的目标。这两百万辆规划中,吉利汽车现有的车型卖150万辆,CMA的车型会有50万辆销量。为了两百万辆的销量,吉利汽车从2016年到2020年五年规划了超过20款全新产品。
CMA架构超过十款全新产品,未来五年吉利旗下一共有超过30款全新的车型推向市场,“这些新产品一个比一个好,一个比一个强,这个我们还是有信心的。”
杨学良特别介绍了吉利汽车的新能源战略,有几个大的纲领性方向:一个要提前实现到2020年百公里5升的燃油限制;第二,要让老百姓买普通汽车的价格能买上插电式混动,并以此作为吉利的理想;第三,要让包括油电混动的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比重占到90%,希望纯电动能占到2020年整个吉利汽车销量的35%。
据介绍,为达到这个目标,未来3-5年吉利每年投入90亿—100亿人民币研发。除了帝豪的FE平台上的纯电动汽车,将在所有的平台实现油电混动、纯电动、插电混动同步进行。吉利还还开发了一个专门用于小型电动汽车轻量化的PE平台——更小的更轻量化的完全是针对纯电动汽车的特点研发的。
打铁还需自身硬。正因为有了各种底气,“网红”吉利晋升为顶级明星似乎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