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二工厂 北京现代的"救命稻草"?

(2007-09-16 23:21:07)
标签:

汽车/试驾

汽车

北京现代

分类: 汽车一言堂
 

第二工厂年底建成

北京现代欲借此转身

 

    当竞争对手在中国市场一路高歌猛进之时,曾经缔造“现代速度”的主角却出现历史上最严重的滑坡。媒体、政府、车主、包括对手,都在密切关注着北京现代如何应对眼前的困局。

   “如果说2002年北京现代的强势入市是幸运的,那么今天北京现代是否能顺利度过危机则完全由自己来主宰命运。”日前,在北京现代组织的重要媒体高层新疆克拉玛依油田考察活动中,北京现代公关部部长刘进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北京现代欲借第二工厂而成功转身。

 

    抛锚原于没有新车

    07年,国内汽车市场的发展和竞争正进入一个全新阶段:一方面,一些民族品牌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经过多年的积累和研发创新,终于迎来了一个高速发展期;另一方面,上海通用、上海大众等合资品牌在经过长时间的调整之后,竞争力再次彰显。这些新旧力量的共同爆发对市场格局必将产生强烈冲击,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上半年北京现代市场业绩表现差强人意很大程度归咎于北京现代今年没有新车型,而这源于北京现代现有工厂已有5个车型系列在产,无法推出新车。她说,北京现代在经过了数年的高速发展之后,由于受到产能的限制,在新品、成本控制等方面提升空间有限,致使其在07年的销量增长开始放缓。但是,这一切似乎只是北京现代下一轮起飞的一个调整阶段。

   

   二次腾飞初见端倪

    总投资逾百亿元、具有世界一流技术装备的第二工厂将在年底建。刘部长称,新建成的第二工厂将是具有齐全的五大制造工艺,能同时生产五个全新系列的产品,而且还具备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的高规格汽车生产基地。毫无疑问,第二工厂的强大威力无人可以忽视。

    据刘部长介绍,在这个建设面积近115万平方米的超大建设工地上,许多工程已经封顶,主结构已经完工,正在进行内部装修,接下来将进行机器的安装与调试,整个工厂的建设将在今年年底全部结束,年底就可能进行试生产。此外,北京现代第二发动机厂已经进入测试生产阶段。该发动机厂设计年生产能力为20万台,将于2008年年底全部建成,届时北京现代发动机的年产规模将达到50万台,可生产三种型号的发动机,覆盖1.4-2.7升多个排量。

    北京现代第二工厂的建成对北京现代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第二工厂不仅将极大提升北京现代的产能,而且将提升其综合实力,增强其产品竞争力。据悉,北京现代第二生产厂区将分两个阶段进行建设,第一阶段达到年产20万辆的产能,第二阶段实现30万辆年产能。建成后的第二工厂拥有同时生产3-5款车型的柔性生产线,是目前世界上成为世界最先进的汽车制造工厂之一。

    韩国现代此前已经表示:北京现代可以从韩国现代的产品系列中选择任何车型。而来自北京现代内部的消息表明,在第二工厂建成之后,引入新款伊兰特和酷派的工作已经排上了日程表。否极泰来,北京现代二次腾飞初见端倪。 

                                                 

                                                      记者  张红

 

记者手记:

居安思危

   

    从辉煌到沉寂,北京现代5年的历程,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思考。此次新疆之行,北京现代与全国十二家媒体记者被克拉玛依的“石油”精神深深震撼。克拉玛依50年的历程可谓风风雨雨,戈壁荒漠中绿洲的建设背后,就是那种令人难以忘却的信仰和精神。易中天的《克拉玛依赋》则成功记载和演绎了这段沧桑与辉煌。

    北京现代过去的这些岁月告诉我们,中国的汽车之路似乎就像红军的万里长征,就如中国人一定要找到“争气油”,要想取得胜利必须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强健的体魄。过去,包括北京现代在内的一些企业,忽视或者没有做好强身健体,因此必然遇到挫折;今天我们看到北京现代在面临困局时及时进行调整,很快就看到了新的希望;那么,未来呢?我们希望,北京现代还能像过去一样带着高速前进的激情和高昂的信心,同时,还想提醒他们,别忘了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毕竟市场的竞争是残酷的。愿第二工厂真的能让北京现代成功转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恋上庐山
后一篇:加油!!!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