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乐浪公
乐浪公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043
  • 关注人气:1,11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敦煌所出籍帐两种

(2011-07-06 15:51:36)
标签:

敦煌

籍帐

大历

手实

天宝

差科簿

池田温

杂谈

分类: 闲来漫谈

唐代户籍以三年一造为原则,作为国家的重要施政而被重视,其基础就是每年所编造的手实和计帐。有关手实和计帐编造的原则,缺乏遗存的史料。关于手实,日本大宝令的注释书《古记》,注云:“手实是谓户主所造的籍帐。”养老令的注释书《令释》注云:“手实只是谓户头所造的帐。”《令义解》亦云:“手实是户头所造的帐。”

从籍帐的表面探求安史之乱后的实际情况,最有趣的资料是大历四年(769)敦煌县手实。这一残卷作为较之他种遗存为少的手实长卷不但珍贵,而且作为表明现存中国古代籍帐的下限,也是一个相当独特的存在。此外,记有唐末至宋初纪年的敦煌县籍帐虽为人们所知,但这些并非按制度规定送呈中央之物,而可以认为是地方的文书,不能与盛唐时期以前的籍帐一律看待。所以作为全国的制度,在考虑唐朝籍帐时,本手实便是如实地表明其崩溃过程的重要遗例。

http://s14/middle/4d40cc3dga761ed00962d&690

http://s13/middle/4d40cc3dga761ee2230ac&690

 

http://s2/middle/4d40cc3dga761ef594911&690


http://s1/middle/4d40cc3dga761f051be60&690

大历四年手实 大英图书馆藏 斯坦因编号514

手实为二十纸连贴长卷,纸缝上题有“沙州敦煌县悬泉乡宜禾里大历四年手实”这样的注记,并盖有沙州都督府印和敦煌县印。1918年,唐大历四年户籍为滨田耕作所注目,开始介绍其卷首数行,后来罗振玉的族人根据狩野直喜的手录,仅将其中最有兴趣的部分的五十行作为《敦煌县悬泉乡残户籍》印行。关于这部分以王国维的《唐写本敦煌县户籍跋》为开端,继而由玉井是博、铃木俊、仁井田升诸人加以研究。关于文书的全部内容,又有纳沃莱尔·詹里斯(Lionel Giles)的解说发表出来。及至1955年,由于榎一雄诸人的努力,得将大英博物馆藏斯坦因汉文文献的微缩胶片带回东洋文库,依照照片可见其全部内容。之后,池田温根据照片,转录手实全文加以介绍,并就出现于其中有关户口和田土记载的显著的诸特征,作了初步的检讨。其后,国内方面亦将本手实录文收载于《敦煌资料》第一辑。

http://s6/middle/4d40cc3dga761f54a6df5&690

http://s9/middle/4d40cc3dga761f5d3c658&690

 

http://s4/middle/4d40cc3dga761f67e35b3&690


http://s8/middle/4d40cc3dga761f7426587&690

从化乡天宝十载差科簿 法国巴黎图书馆藏 伯希和编号3559号


    差科簿是相当于县署为了征集辖区内人民服劳役的一种花名总册的文书,作为一县之长的县令采取“亲自注定”的方针。所谓差科,即指公课征收方式幅度较广的概念。日本养老赋役令差科条规定:“凡差科,先富强,后贫弱。先多丁,后少丁。其分番上役者,家有兼丁者要月,家贫单身者闲月。”这一原则同样见之于《唐律疏议》中的户婚律差科赋役违法条疏的赋役令和永徽赋役令差科条中。其原则就是差科的时候,先差遣富裕多丁户,后派贫穷少丁户;又输换赋役时,户内有二三丁者,定在农忙季节,贫穷单丁户则在农闲季节,旨在保证劳役负担不至影响自耕小农的生计。

最初笔录并介绍差科簿这种文书的是刘复(字半农)的《敦煌掇琐》中辑,其将伯希和携去文书中的二十八行残卷拟题为《天宝九载户口册》公诸于世。此外,那波利贞详细抄录了伯希和携去的四件文书,1934年全文介绍于《历史与地理》杂志,以天宝五至九载的男子籍与户籍类一并提供出来,引起学界的极大关注。这份卷子全部达六百数十行,包含着四百户八百名丁男中男,在迄今所知的籍帐中,可说是最长的。

 

相关阅读:王国维:唐写本《敦煌县户籍》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