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敦煌所见粟特相关文书

(2011-04-25 17:30:36)
标签:

敦煌

粟特

文书

康国

阿弗拉西阿卜

米国

片治肯特

胡名

杂谈

分类: 闲来漫谈

    粟特,古代波斯语中作Sugda或Sugdam,在《阿维斯塔》中作Sughdha,希腊人称其地为Sogdiana,其居民为Sogdianoi,希罗多德在《历史》中作Sogdoi。《后汉书·西域传》作粟弋;《三国志》卷三○引《魏略·西戎传》作属繇;《北史·西域传》作粟特;在汉文佛教文献中,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一作窣利;唐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玄照传》作速利;义净《梵语千字文》作孙邻;唐利言《梵语杂名》“胡”条夹注作苏哩。关于苏哩,马迦特(J.Marquart)认为是钵罗婆语中的Sūlikde的对音。贝利则从一编号为CH.00269的敦煌写卷上检出Sūlya,考订其为窣利的对音。

http://s15/middle/4d40cc3dha1bae0a02d9e&690

虞弘墓彩绘浮雕

     Or8212-89号写卷为粟特语某首领鹘施tm’rxws,Tamar Qus致父宜和(yw’-k’s,Georges)将军的书信。此信由辛姆斯·威廉姆斯(Nicholas Sims-Williams)和詹姆斯·汉密尔顿(James Hamilton)合作译为法语。信的主要内容为鹘施既当政总榷,遂在回鹘国内与唐合罗(tnk xr’,Tang Qara)建立合伙关系,并用心恪守这一关系。两位学者指出,鹘施极有可能是龙家部落的首领,而唐合罗伟回鹘部领袖。两者建立合作关系,在此粟特文书中使用的是一个“定”字。两位学者指出,此“定”字当即敦煌汉文文书中的“和定”。张广达先生后来又对此文书的部分进行了试译,其译文如下:

    7.具陈,般次已发,因谨缘般次

    8.奉上一信。再者,今日在此万福之

    9—11.回鹘国通和,并设咒誓,有此朝定,唐合罗与我即合信守。

    12—13.今我既总权柄,唐合罗亲自走来言说:掌文印官捧来和定文书,

    14.我即与唐合罗双双奉持文书,前往僧人Kwr’k面前,该僧斋戒。

    15.我与唐合罗两人既将和定文书亲手交彼,此即两人共为,

    16—17.合应两人共知。我已发书告知退浑主。其函即已奉达君王,

    18.伏望君王Kwkw俯察下情。 

http://s1/middle/4d40cc3dh7692b0a72780&690


http://s10/middle/4d40cc3dh7692b0aeb709&690
Or8212-89号粟特文和定文书

    池田温先生发现在P.3559《从化乡天宝十载(751年)前后的差科簿》中,从化乡民载有236人,22姓。人数较多的康、安、石、曹四姓占全人数六成。其次加上罗、何、米、贺、史五姓,共占全人数九成。据此,从化乡民,多数由粟特,一部分由吐火罗方面移住的伊兰民族乃至其后裔。http://s7/middle/4d40cc3dh7692b13eaad6&690

 

http://s8/middle/4d40cc3dha1baedbd0c07&690
从化乡天宝十载前后差科簿局部

     从化乡差科簿中除胡姓外又具有胡风名字的约100人。其中如:罗阿铛、康阿揽延、罗阿了黑山、石阿禄山、安边庭、石毕娑、安薄鼻、康薄鼻、贺薄鼻、石勃帝忿、康不弄、罗铛娑、安达汉、罗达数番、罗特懃、安咄迦、曹咄利支、曹忿、石忿鼻、石忿特、康伏帝番、何伏帝忿、康伏帝忿、曹伏帝延、安伏帝延、罗伏帝延、康伏多、何伏罗勒、何伏稍、康伏吐忿、罗拂舤、史佛舤、石拂罗坛、米拂耽延、康河诃、安胡数芬、康火拔、安忽娑,康迦舤、安加沙、石羯槎、康羯槎、康羯师范、康羯师忿、米褐尪、石俱罗、米离失、曹罗汉陀、曹米毡、曹磨色多、石磨娑、罗磨娑、何莫贺咄、康莫论、安能迦、何尼尼、曹宁力、罗宁宁忿、安盘陀、石普火邃、曹染磨、安沙尪、安射勿盘陀、石失忿、罗湿数延、安数鼻等。(池田温《八世纪中叶敦煌的粟特人聚落》,《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9卷民族交通卷140-219页

http://s1/middle/4d40cc3dha1baf52bda50&690
康国故地阿弗拉西阿卜遗址壁画中所见粟特人

http://s10/middle/4d40cc3dha1bb04245789&690
米国故地片治肯特(或译为喷赤干)遗址壁画中所见粟特人

http://s5/middle/4d40cc3dhe514dceb52c4&690
入华粟特人葬具中所见粟特人

    其中如“阿了黑山”或“阿禄山”当系亨宁所拟roxšan的对音。伏帝延为粟特人常用的名字,汉文文献中还有拂耽延等异译。过去,人们通常以拂耽延为摩尼教僧侣称号,还原为furaštadān,意为“知宗义之人”,后来,亨宁从粟特语残件中检出’prtmy’n ,认为这肯定是粟特语partam-yān一词,意为“头件礼物”,特指“头生儿子”。

    吉田丰认为,射勿盘陀可构拟为粟特语*dazmtβntk,意为“Dzi mat神之仆”。

    薄贺比多,据考为中古波斯语mgwpt’的对音,意为“祆教牧师”,即祆教神职人员。

    突娑,疑即波斯语tarsā一词的对音,在《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中作“达娑”,意为景教徒。

    粟特石氏,粟特语作C’C,波斯语作Chach或Jaj,阿拉伯语作Shash,汉语旧译柘枝、柘羯或赭时。或有学者认为柘羯为粟特语Cakir的对音,意为“男士、侍卫、亲从”,蒙古学家弗拉基米尔错夫考证蒙古察哈尔部的名称即从此而来。

    池田先生指出,伯帝忿为tym’n,特懃为Tigin,达汉为Tarqan,伏帝延为pwty’n,忿为β’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