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建议
(2020-12-24 10:53:15)我们总结、梳理专家的意见,结合语文教学现状,提出语文教学“三条建议”。
建议一:重视教学常规“1358”
1.语文教学紧扣“1”教材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1”本教材。教材是根本,也是考试范围,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核心内容。建议语文老师不要标新立异,舍教材之本而言其他之末。
2.语文教师苦练“3”技能
要求语文教师的基本技能很高也很多,但基本的技能是要努力练好“三笔字”,即,粉笔字、钢笔字和毛笔字的书写能力。建议语文教学要重视板书,重视板书设计,重视汉字的标准书写。
3.语文课堂重视“5”环节
语文课堂有基本的环节要素 “组复新巩布”,即,组织教学、复习旧知识过渡、新授课、巩固课堂教学、布置实践性作业等环节,每堂课不需要面面俱到,但是要遵循基本的环节要素规律。以组织教学为例,它可以是贯穿课前课中甚至课后。义务教育阶段尤其是小学低段,建议语文老师要高度重视常规教学和组织教学,要有军事化的思维管理,从一年级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好行为习惯。例如:课前准备学习用品,书本、学习用具摆放的位置等规矩训练,握笔、坐姿的训练,发言举手规矩训练等等。
4.语文教育紧扣“8”字法
语文学科教什么?如何才能不把语文课上成历史课、政治课或者地理课?是因为语文有学科的教学使命,有系统知识内容,集中体现在“8”字中,即,“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字词句篇”教学很好理解,就是课文中的汉字、词语、句子(完整的句子就是文段)和文篇(整篇文章)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内容;同时,语文学科需要进行语法、修辞教学,还需要进行相关逻辑和文法教学。我们的语文教学改革,在“语、修、逻、文”这四个方面有所淡化,实践证明需要加强。
建议二:落实课堂四个扎实
人教版语文教材有一个特点,教材课文中上部的提示为人文主题,下边的提示为工具主题。人文主题主要是立德树人,是思想性主题指示。工具主题和课后练习,就是文章“语文要素”研究、学习和训练的重点,就是考试的重点!建议语文老师重视根据课后练习,选点课文重要文段扎实练“读”“记”“说”和“写”。
1.扎实练习“读”。针对阅读考试练“读”,要加强学生读的技巧练习,要理解的练读,要示范读,可以是老师示范,也可以播放阅读音频示范。
2.扎实练习“说”。针对阅读考试练“说”,要理解的练,要“结构化言说”,交给学生“练”的方法和技巧。
3.扎实练习“记”。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训练,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加强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要指导批注,在课本上勾画,圈点,旁批;要指导背诵和默写,背诵和默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有效检查评估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掌握情况;要指导做读书笔记,写日记等。这些都是加强学生“记”亦即积累的有效方法。
4.扎实练习“写”。要理解的写作,针对写作考试练基本功。语文老师都知道,仅仅靠一学期八次大作文的练习频率是不够的。需要在课堂上通过对课文选取练写点,进行“随课微写”,即用教材教作文,随课堂而写作,用教材学作文,随课文而作文。
语文课堂有“学”有“习”,重在学生“习”,语文课堂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语文素养,在课堂上教师有“训”,更要充分的指导学生“练”,扎实练识字写字,扎实练说话,扎实练读书,扎实练积累,扎实练写作。
建议三:加强教学哲学思考
1.语文课堂的“死”与“活”。我们对语文考试的分析理解是,在考试中,一般是基础占40%,阅读30%,写作30%。反映到语文教学课堂,一般说来,第一课时都是字词教学和课文整体内容的概括把握,越到低段,字词教学比重越大,这一部分就是要“死整”,必须整扎实才行。后面的课时主要是针对阅读教学的理解练习和写作练习,需要技巧,需要“活用”。
2.语文课堂的“取”与“舍”。建议语文老师一堂课最多就安排选点两三个任务问题,择其重点练读、练说或练写就可以,一定不要面面俱到,通讲通训,学会有取有舍,长文短教,选取关键点训练。选取的关键点就是考试可能的命题点,具体的说,要重视课文后面的习题。课后练习,就是文章“语文要素”研究、学习和训练的重点。反过来说,我们根据课后练习,从课文中选点进行重点的练“说”练“读”练“写”和“积累”,其他的可以大胆的“舍”。
3.重视“优等生”“中等生”和“中下生”。从一定道理上说,班上的优等生不需要做过多的学习指导,他们即使不听老师的几堂课,也差不到哪儿去。但是,班上的中等生和中下生就不同了,没有老师的方法指导,没有反复练说练读练写,就会一直差,语文素养的提高全是空话。
4.语文课堂教学三个“禁忌”。建议语文老师关注三个“切忌”:一是开始上课不要“扯把子”,尽搞些花样,漫山遍野,浪费许多时间和资源都不能进入新课;二忌课堂上老师“讲不停”,滔滔不绝,一讲到底,废话多,搞满堂灌;三忌课后作业“一大堆”,所有的语文教学任务尽量在课堂上完成,当堂读,当堂背,当堂写,当堂记,当堂完成既定教学任务。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