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油夹沙八宝饭

标签:
猪油夹沙八宝饭自制豆沙 |
分类: 水墨.江南 |

其实我是最讨厌吃“八宝粥”、“八宝饭”这些个东西。小时候每次吃八宝饭,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八宝”全部挖下来丢掉,尤其是青红丝、冬瓜条。那些个核桃仁、瓜仁、桂圆、蜜枣、葡萄干什么的,单独尝来原本也都是好滋味,可混杂在一起,却成了鸡肋。饭食的搭配,两三件为佳,四五件尚可,真到了“八宝”的境界,基本就是在滥竽充数,无非是些粉饰繁华的应景之作。样式虽好看,味道却不敢恭维。
对我而言,八宝饭吃的就是高品质的豆沙、猪油和糯米,至于有没有“八宝”,倒是不要紧的。至多加几颗蜜枣或核桃,最后淋上一勺糖桂花。
海外华人十个有八个会做豆沙。但会做的人,十个有八个在偷工减料。一份豆沙,应该是干湿相宜,甜度适中,色泽光润的,最重要的是细腻。而这份细腻,是“洗”出来的。
赤小豆隔夜泡过,次日煮到熟而将烂的程度,用纱布兜起,扎紧口,然后浸在冷水中浣洗。细洁的沙便会从指间流出,此时不妨哼哼黄莺莺的老歌:让那手中泻落的沙像泪水流...... 耐心些,别着急,流着流着,纱布里就剩下豆壳了。
然后准备两块大手帕或细纹布,叠起,倒入混着豆沙的水,同样扎紧口,先滴,再挤,打开后便是豆沙。
记得先用纱布,再用细布,利用不同大小的织纹孔隙,淘出沙,再滤去水。
接下来就是炒豆沙:加热糖和油,微微有些上色时,倒入豆沙猛炒,直炒到你心仪的干湿度。至于多少糖,多少油,就看你自己的喜欢了。油一点,甜一点会比较好吃,但每个人口味不同,没法说死。反正你可以一边炒豆沙,一边尝尝看,不过万一烫了嘴可别骂我。

豆沙一次可以做得多一点,冷冻起来也无碍。但糯米一定要现蒸的才够香气。谁也不愿意吃隔夜饭对不? 因为少了一份饭香。选择长粒的籼糯,最好是泰国香籼糯米。那些圆粒的粳糯米,我们通常用来酿酒或做糕的,而不是用来做粽子八宝饭的。同样也是隔夜泡过,次日上笼猛火蒸25分钟,粒粒分明,晶莹剔透的样子。
蒸好的糯米,撒上糖和半融的猪油。猪油应该是板油。那些肥膘油是做菜调汤的,不是用来做点心的。再撒零星几粒海盐,一点隐约的咸,可以均衡豆沙的甜,并把整体味道衬托得更有层次感。您若是不吃猪油,不吃糖,我建议您还是别吃八宝饭了,免得自己纠结不算,别人看了也戳气相。
取一个八寸浅碗,碗底碗壁抹油。这种大甜大油的点心,和大锅大灶的猪油菜饭一样,份量做得大才好吃,像切蛋糕一样切份享用。那些迷你装的,味道就差一层。碗底少许蜜饯干果,一层盈润的糯米饭,一层香润的豆沙夹心,再一层糯米饭。加盖后隔水蒸透,让油、糖、米、沙借着温度融合成一体。简简单单地倒扣在盘中,可以上桌了!

既然写到豆沙,顺便写一下枣泥制作:
1.南方做糕点或糖果,用的都是南枣,不是北方的红枣。红枣过于香甜;而南枣呢,质地较面,味道接近蜜饯,酸中带甜,后味足。国外的同学如果买不到南枣,不妨试一下中东椰枣 Medjool dates,不过要注意一下用糖量,因为椰枣很甜。但椰枣其实和“枣”一点关系都没有,是另外一类植物。
2.椰枣用热水泡一下剥皮即可。其它的枣,煮软后用garlic presser压过,也能很方便地去除皮与核。枣泥出肉量低,原料要多准备些。很多地方,会用豆沙和蔗糖填充枣泥。
3.枣泥不是豆沙,不需要滤过或用搅拌机打成泥,而应该尽可能地保留一些纤维质感,会更好吃。
4.压出的枣泥如果太潮,可以稍微炒一下收干。炒枣泥的时候,无需加油,也无需加糖,尽量保留原香,除非您吃口偏好甜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