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巍榜续登,七叶联芳俞里村

(2020-04-06 17:34:40)
标签:

澄渚俞里

七叶联芳

邹鲁之邦

分类: 俞氏文化

巍榜续登,七叶联芳俞里村
  
木兰、泗华、延寿三条溪流,蜿蜒曲折,千古不息,汇入澄溪后,自西南向东北逶迤而过,便是澄渚,千年古村,流韵依然。“澄渚”解释就是“水中小洲”的意思。千年澄渚,人文荟萃,诞生了闽中首位进士的唐代九牧林氏;诞生了“甲科世第,七叶联芳”的俞氏宗族;还有饮誉日本的元代雕版家俞良甫。难怪宋朝最有作为的皇帝宋真宗赵恒赐字“闽越之地,邹鲁之邦”,在当时是何等的荣耀!

支流派衍,生齿日蕃;科甲蝉联,巍榜续登。如今,穿过旧时居第的澄渚俞氏,弥漫于历史中的雾霾掩盖了辉煌,后人只能凭借浩瀚史料中的蛛丝马迹和口口相传的只言片语去想象。

澄渚村之所以能历千年而彬彬辈出,正是缘于它一以贯之的重教兴学传统。俞氏祠堂有一堂联:“方伯家声大,潘侯世泽长”。这一重教兴学之风是以家族为根基的,是孟子“亲亲而仁民”的君子之德。过客不须频问姓,读书声里是吾家。

今存古代福建第一所私学“澄渚书堂”、第一所官学“梯云斋”、宋代大理学家朱熹、陈献章、俞榕原等名家留下的书法石碑石碣还有俞氏世家祠堂及古民居等古迹。

古时考试制度分为乡试、会试和御试,乡试是在省区范围内的地方考试。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乡试中举,方有资格参加京城的会试。

十九世俞钊 字时勉,号榕原,明成化甲午(1474)参加福建乡试中举,官太和,应山教谕,作为掌管地方教育的官员,他虽然没有中进士,但在澄渚的威望很高。如今澄渚村的“澄渚”、“寿山”、“福水”以及《紫霄岩》诗等题刻均为俞钊手迹,他对澄渚的文化作出巨大贡献。

澄渚俞里自然村五名进士如下:

(一),二十世俞应辰 字元尊,俞钊之子,明正德九年(1514)唐皋榜三甲114名进士。历任繁昌县知县,;历官南京兵部主事、石阡府知府。明代故居今存。和他父亲一样,倡教兴学,修族谱,热心乡里公益;龙凤呈祥29支榕树就是他种植的;参与主持重修梯云斋、高风亭,并亲撰《梯云斋记》与《高风亭记》等。

(二)21世俞维屏,明嘉靖(1588年)戊戍科茅瓒榜进士,授刑部主事,历官贵州左布政;

(三)俞维宇,明万历(1593年)乙未科应际昌榜进士,历官山东右布政、湖广左布政。

(四)22世俞近陛,明万历四十六年戊午科赵秉忠乙榜进士

(五)24世俞逊,清顺治壬辰(1652年)邹忠倚榜进士,授河南新安县令。

澄渚俞氏一个自然村,古时人口更少,俞氏只有几十户,人口不足百余,自明成化至清朝就有郡庠士、太学生、增广生116人,举人17人,进士5人,赐七品官服者28人,,因为俞氏为福建始办了第一座民间学府——澄渚书堂,并进而承办了八闽最早的乡村官学——梯云斋,演绎了诸如林氏“一门九牧”、俞氏“七叶联芳”这样流芳千古的人文传奇,诞生了林、陈、俞几十位进士。在这一意义上,澄渚虽小为一村,却堪以其“簪组蝉联于一乡,风声传颂于百世”,纳日月之精华,育诗书千世俊豪。在八闽大地的文化群山中,鼎立了钟灵毓秀之峰,成为俞氏史书般的骄傲。

巍榜续登,七叶联芳俞里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