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北北一直睡,我在书房看了很长时间的书,她还在睡,想着是假期的最后一天了,随便她吧。终于醒了,她说自己被窝里可暖和了,我在外面是不是冷啊,要我躺下来暖和,我于是钻进被窝,跟她商量今天洗澡的事,她说:“下午吧。”然后主动在被窝底下伸出小拇指,摸索着跟我拉勾,说:“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许变!”吃完饭,都快中午了,北北想去找兜兜玩,打电话,人家在外面。我于是也跟她出去逛逛,她骑自行车,要我也骑自行车,这是她很久以来的向往了,不断对我说:“妈妈,等我长大了,我骑我的,你骑你的,我们俩一起上街。”但刚骑了一小段路,她就手就碰着了,蹭掉一点点皮,这下好了,她接下来得有两个小时都不开颜。要求我小心呵护她。她最近饭量行了,算是刚吃完没多久,又要求在外面吃,于是陪她在外面吃了。回到家,当然还是要求去兜家,但我想人家肯定睡觉了,哪像她上午睡到十点,我也不打算让她午睡,免得晚上不睡了。我只好发短信,要求兜一醒就叫我们过去。在这期间,她要做的事竟然就是等待,不肯听我的建议先洗澡,她已改变想法,就是晚上再洗,无论我讲什么道理,比如现在洗了,晚上可以多跟兜玩会儿。她不听,只好一起在沙发上讲故事了,就这样消磨掉一个下午,我决定起身去做饭。煎好鱼,她一个人在茶几上自己吃,她很早以前就能自己吃鱼了。
全做好后,我过来跟她一起吃,她吃得很高兴,但吃了一多半的样子,突然在沙上哭起来了。连哭边说:“只能玩一小会儿了。”是的,都晚饭了,晚上还要洗澡,可不就只能玩一小会儿?她就一直哭着说这一句话。我过去哄她,说:“你现在好好吃饭,咱们抓紧时间过去,还能玩一大会儿的。”她不听,一直哭,我说:“现在是6点,玩到8点,可不是一小会儿,这是一大会儿。”她还是哭。我只好抱她在怀里,抚摸她,默默无声,她才安静下来。安静下来后,我又喂了点饭,然后她跳下去自己穿鞋,这时情绪已经很好,还做出假哭的样子嘲笑着刚才的自己,说:“只能玩一小会儿了。”我哭笑不得。但今天之所以写下来,是发现昨天处理问题有点错误,她哭了,我一上来,就是先想着解决事情,告诉她不是只能玩一小会儿的,她听不进去,我还是在讲道理。后来信停止说理,抱过来安抚她的情绪,她才渐渐缓过劲来。孩子哭闹时,应该是先处理情绪后处理事情的,但我往往把这个次序倒置了。
孩子哭时要做到四不,不离开,不打,不骂,不说理。我最后一条做得不好,总想着跟她讲道理。
上一次,我在做饭时,北北在屋里叫我,我把炉子先关了,过去,她说她想穿大姨父给买的那个裙子,自己找出来皮带了,我给她找出来放床上,就回厨房了。等做好饭,我过去看她,发现她像一只小青蛙一样撅着个屁股,把头埋在床里,我觉得挺好玩的,走近了,发现她的后背在一抽一抽的,我晕得不行了,她是在哭,无声地。赶紧抱起来,哄啊,问我,怎么也不知她怎么就哭了,而且不知道她维持这个姿势哭了多长时间了。我气道:“你干嘛自己在这儿难受啊,你叫妈妈啊,你又不是不知道妈妈在哪里,以后,想办法让别人难受而不是自己一个人难受,你要大声地说出来对别人的不满。”有这么个心思细腻的孩子,对妈妈真是个大挑战啊。有时,我都在想,是不是自己最好也粗糙一些,她会不会就不这么敏感了?那次她的情绪也是没及时得到关注,而是想着告诉她,以后遇到这种事应该怎么办。
这次一定得记住,先处理情绪后处理事情。情绪比事情更重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