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的晚上10点。北北洗完澡,我应该陪她上床睡觉的,但看她又要求下床玩,我就对自己说:“孩子偶尔顽皮睡晚点才是正常的。”事后,我知道我纯粹是在为我自己找借口,因为当时我开了电脑,正在看一个综艺节目。 北北到电脑前就扑到我怀里吃奶,闭上了眼睛。我边看电视边抓爆大米花吃,北北突然睁开眼睛要大米花吃,我就抓了一小把给她,她抓在手里,并不吃,还是扑到怀里吃奶,闭着眼睛抓着爆大米花玩,我的注意力都在电视节目上,还以为她已经睡着了。但她突然叫:“妈妈!”我答应了,她指着鼻子说:“妈妈!”我立即怕了起来,问:“塞进鼻孔里去了?”她点头。这时我还没怎么紧张,觉得自己能给她掏出来。
我抱着她让她平躺下,在灯光下,一粒大米花在左侧鼻孔的最深处。我赶紧让北爸看,他这时也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先怪我买什么零食啊,我要他先找解决办法,结果他转脸又指责北北:“你怎么把东西往鼻子里塞啊。”我怕北北受责备哭起来,大米花更往深处走,尖叫道:“这时候不准说她,先想想怎么办。”北爸上网查了下,叫北北擤下鼻子,北北还不擅此道,不干,网上也不主张自行掏取,我以前也看过相似的博文,知道应该尽快去医院。北爸下去叫车了,我对北北说:“不要怕,我们到医院让医生帮着取出来。”北北点头,并用手指门。我找出厚衣服,她也很乖地穿了,这让我更惊慌,想北北肯定是鼻子特别不舒服,才会这么配合的,去年有次她病得厉害,都能主动伸出手来扎针,要不是极不舒服,她才不会想着配合去医院呢,她对看医生还是挺抵触的。
我们坐上车,北爸问去哪个医院,我觉得应该去妇幼,因为网上的那篇博文,孩子鼻孔进了黄豆,去了大医院,器械都是针对成人的,只好转而去了儿童医院。路上,我们讨论了可能的措施,一是夹出来,二是吸出来,觉得吸出来更好。北北一上车就睡着了,也一直抱着她,让她的头竖立,免得大米花继续向深处滑,也不知道这样处理是否合理。到了妇幼挂了急诊,医生一看睡着的北北问:“发烧吗?”我告诉她鼻孔自己塞进去大米花了,并抓出特意装在口袋里的大米花让她看,她说:“这个得去五官医院。”我们立即抱起来坐车去五官医院,但司机说有两个的,去了他建议的一个。
再度挂了急诊,抱着上楼时北北醒了,找到住院部医生,她先看了我带去的大米花,要求我把北北抱胸前夹住她腿,她用灯照,北北哭起来,等用仪器扩张北北鼻孔时北北大哭。那女医生看了又看,说:“看不到。看不到是没法取的,只要看到了,就能给取出来。”我和北爸坚决地告诉她大米花确实存在于北北的左鼻孔。女医生说:“那要不吸一下吧。”这和我们的方法正好相合,我们很同意。用一个小铁管对准北北鼻孔,吸了一下,没有任何东西出来。医生再度表示吸力是够大的,如果里面应该能吸出来。我们就问那怎么办啊。医生解释说鼻孔后面的通道比鼻孔宽多了,大米花应该已经进了咽部,让孩子咽进肚子里去了。询问是否咳嗽过,刚进去是否大哭过,都否定了。这时北北在我怀里吃奶,她要我按住右侧鼻孔,按了一会儿,她说:“她呼吸那么平稳,怎么像里面有东西呢。嘴堵着,她只能用这侧呼吸。”这时我才发现自己有一个常识错误,我一直认为鼻孔直接相连的是气管,异物一进就是进气管,会呼吸窒息,其实不是,鼻孔连的是咽部,后来我也寻思过来了,还有鼻孔进食一说呢,北北的大米花是完全可以进到肚子里去的。但当时的情形我们只能按最坏的估计来处理,那就是会进入气管,医生说要是孩子咳嗽立即抓住腿倒过来,拍背。这时有人卡住鱼刺了,来就医。我们就退到一边商量。
最后,我们还是不放心。医生说那就拍个CT吧,但我又担心射线,医生说射线很少的。到了楼下付款时我们又犹豫了,CT220多,关键是看北北一切情况良好,应该是真的咽下去了,医生也说98%没问题的。我说要不要打个电话问问朱朱妈妈,北爸不同意,都11:30了。后来我们才知道朱朱妈妈此时正在家里惶恐呢,朱朱的头撞到暖气管道上了,咳嗽着大哭,鼻孔出血了,嘴里也吐出一口来。北爸在第二天中午知道后叹道:“他俩还真是默契,连意外都要一起发生。”
为了安心我们还是交费去了CT室,谁知工作人员一看到北北就说:“怎么是这么小的孩子啊,我们还以为是五六岁的。必须一动不动的,你们肯定不会配合的。再说大米花那么小,很有可能CT根本做不出来的。”我们傻眼了。那个女的看到北北精神奕奕地样子,说道:“孩子难受会是这个样子吗?早就哭闹了。她根本就没事了,早咽下去了。”这话也给我了很大安慰,我们又去退了费用,抱着回家了,回家北北睡着12:30了。北北始终呼吸平稳,过了周日一天,也没再说不舒服。看来应该是没问题了。讨论起来都庆幸幸亏只是软软的大米花,照我看到的样子还是挺小的不完整的一粒。
再后来,我跟北爸说起来,是否当时吓坏了。他表示他有想过万一北北有意外,我们也再不可能要孩子了,会离开这儿,换一个新环境,我笑道是否也要换一个新老婆,他表示那也有可能的,我再穷追不舍问跟新老婆还生孩子吗,他表示他会找一个孩子已经长大了的女人,捡人家的现成便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