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奶奶给北北一个桃子,北爸问北北:"什么爱吃桃子来?是不是小猴子呀?"因为前几天的亲子课就有拿着印有桃子图案的卡片喂小猴子的内容,北北听见后,就跑到床头去把桃子一个劲儿地摁,床头上是北北自己贴了一堆的不干胶贴画,上期的婴儿画报是养成排便好习惯,贴画上有好几堆便便,北爸就讲了:"北北,那是臭臭."北北还是把桃子向前送,北爸凑上前一看,在边角上真的贴着一张可小可小的小猴子。
而昨天我为北北户口的事出去奔波,早上9点走了,下午3点多才回来,北北就一直不睡觉,候到了2点50北爸才发短信说刚刚睡下,我赶回家后刚好再睡,就想到办公室看看,谁知刚骑车走了一小段路,奶奶就打电话,电话里北北狂哭,我又往家骑,其间奶奶再打电话,必是急得不行了,看不了,我刚到楼下就听到北北的哭声,震天动地啊,那个叫哭,冲上去一抱住就不哭了,但用手指着要回家,回到家吃奶就睡着了,这一觉睡到了6点半,我睡不着,看她脸上还有泪痕,心里有些愧疚,这是她出生以来我离开她最久的一次,而且,早上走的时候她不肯让我走,我还骗她说那你上车,妈妈推着你,北北就乖乖地上了车,我推了一些段路后让偷偷让给奶奶了,但我坐在车上坐立不安,我觉得这个方式太糟糕了,比让她大哭还要差劲,她一转头发现妈妈不见了,必将恐慌,没了安全感,而且会因为自己没时时注意着妈妈,所以妈妈消失了,再敏感点的孩子也许就会怪罪自己不应该那么贪玩了。实在应该大大方方地跟孩子再见的。想起这些我就更睡不着,几乎每天我都发现了自己育儿过程存在着很多失误。
睡不着我就拿过一本<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法>看,北爸最搞怪,这本书我做不到的地方他都给折了,比如书上说0到4岁是秩序敏感期,我因为不喜欢整理内务家里比较乱.看这本书还是让我感触很深的,其中特别强调3岁前的教育,并且说大多数父母把培养孩子最好的时光糟蹋在了保姆手里,我想到我们还不是年轻保姆而是年事渐高的老人就更是不安.这时候我看到大约15个月起孩子进入了细节敏感期,孩子对特别细小的东西,比如很小很小的小飞虫,图画上成人几乎注意不到的黑点,孩子也会准确意识到那是辆小汽车.我想到北北最近一段时间的确是特别注意小东西,蚂蚁是她的最爱,小飞虫她也会观察半天,特别是画报上有个故事是悠悠问好,每次我和北爸都指着画的可大的马,牛,告诉北北那是什么,但北北几乎每次都要指一个画在小草叶上的小瓢虫给我看,我也会说:"那是只瓢虫."后来看她还要指下一页的瓢虫就再告诉她:"小瓢虫是会爬的啊,你看一页还在树上,现在爬到草叶上了."北北就会高兴地叫道:"爬爬!"可见孩子和成人关注的东东是太不一样了,北北的表现也确实表现出进入细节敏感期了,蒙台梭利表示这是培养观察力洞察力的最佳时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