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我最为讨厌的感叹词,就是“啊”,以前看书,但凡见到带“啊”的文章,多是避而不读,因觉得做作。但背井离乡之时,想起故乡,还是忍不住的感叹一声,啊。我几乎很少写及故乡,中学时,只写过一篇作文,名《别了,我的故乡》。那时还年少,第一次离开故乡,远去他乡,只觉得离开父母,离开学校,离开家乡,内心兴奋,但是写的时候,又是缠绵悱恻,一副难以克制痛哭流涕模样的情怀,别提多装了。
我对故乡不甚了解,谈不上感情,故乡也没出色之风景,聊以夸谈。就是一望平原,农田稻谷,既没高山又无流水,说是小桥流水,也差得远呢,只有插秧季节的时候,小河才流水。就说城市所没有的池塘,夏天的时候也干的见底,未干将干的时候,踩在上面,还有质感。这些都谈不上美,而且说出来挺丢人的。更何况我对故乡的定义很是模糊。譬如吧,我在西安,遇到河南人,称之为老乡,那么河南可说是我的故乡,隐约又觉得故乡不该那么大,说是自己长大的地方,又显得小气了。
古往今来,多少写故乡的诗词。“月是故乡明”,其实看到的,是一个月亮,谈不上这儿暗那儿亮的;“低头思故乡”,写得多夸张。我想那些,都是在外面人生地不熟时对比出的哀愁。余光中的“我在这头,你在那头”的《乡愁》,写的也很装,但是他装的要好,把乡愁写到爱国主义,境界高的不是一点儿,所以成了名诗,学生传诵。此时正在听着许巍的《故乡》,有人说每次听到这首歌曲,就泪流满面。其实《故乡》所要表达,并非对故乡的思念,而是对姑娘的想念,“你在我的心里永远是故乡”,此时故乡在他眼中就是喻体,而喻本却是姑娘。故乡此时就不那么的大,对待故乡的时候,就是“借代”的情怀。
此时,许巍的故乡就是心爱的姑娘。
有一次,去朋友家做客。当我问及附近有什么好玩的没,朋友告诉我说,其实没什么好玩的。然后他带我去他的屋后,行走十多分钟,我们站在高处,放眼望去,金灿灿的一片黄,是一条沙河,河水已经停歇,缓缓而流,像游子奔腾归家后的休息。然后他对我说,以前吧,我觉得屋后有条沙河并没什么,现在我觉得特别的自豪,没事的时候,我经常来这里,一坐就是一天,从不觉得累。我看向他时,见他的眼里闪现着兴奋的光芒,还有一些难以解说的激动。我想,此时,沙河就是他的故乡,他若离开,想念故乡的时候,也会从沙河开始。
2006年的时候,我再一次离开家。我背着行囊,没有人远送,异常的决绝,头也不回。那时节,正是三四月间,我走在大路的正中央,两边的油菜花开到遍地皆是。我忍不住回过头来,看见小时候的玩伴,正和他的新娘站在花丛中,摄影机不停地按着快门。白色的婚纱在黄色的花簇,显得更加耀眼。我一路前行,远远近近的都是黄色。那一瞬间,我的心莫名为之一酸。从那以后,我在外面,总是会想起油菜花,到三四月间的时候,就更加强烈。我去过所在的外地,看过很多的油菜花,都不如家乡的灿烂,不如家乡的亲切,不如家乡的美呀。然后我会想起我的故乡。
想起故乡,无关于啊。
哑巴是我的老师,我不是
哑巴。她说着话的时候,
表情夸张的像美国的
讽刺画;张牙舞爪的手,
就像指挥着战斗。
有时候说着话。她的手
就打在我头上,
很疼,很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