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胜诉的秘诀
(2023-05-03 13:38:11)【诉讼小常识】
谈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胜诉的秘诀
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包括原告、被告、第三人。原告,行使的是请求权;被告,行使的是抗辩权;第三人,行使的是独立的请求权或者抗辩权。当事人的诉权,得到法院的保护,请求或者抗辩得到支持,通常被人们称为:胜诉。胜诉,不是法言法语,是人民群众耳熟能详的说法。
那么,当事人胜诉的秘诀是什么呢?这是,当事人共同关心的问题。答案是:在受案的法院。司法体制改革后,解决了审与判相脱节的问题,谁办案,谁审判,谁负责的审判制度会告诉你,主审法官说了算。
从审判理论(事)上讲,当事人胜诉的秘诀是什么呢?答案是:证据。
人们常说: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这句话,在道德法庭上,是正确的。而在法庭上,是认识上的误区。在法庭调查中,证据分配原则是:谁主张权利谁举证,谁举不能承担不利的后果。于是,有证据走遍天下,无证据寸步难行,已经成为人们普遍认识上的共识。在证据对抗中,证据是否具有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是法官采纳不采纳的关键,上位证据优由于下位证据,是法官认证的规则。
从审判实践(人)上讲,当事人胜诉的秘诀是什么呢?答案是:人。
第一责任人,是当事人。当事人,既是权利人,也是举证、质证的义务人。有证据意识,证据保全了,是胜诉的前提。法律,不同情文盲;法律,不给法盲让路;法律,不向脾气暴躁的人低头;法律,不跟有权有势的人妥协。这就是,法治社会、法治精神!败诉了,法盲只能为自己买单。
第二相关人,是代理人。代理人,是当事人的权利主张的表达人。无论是律师、法律工作者、企业法律顾问、社区法律志愿者或者是具有法律常识、司法实践经验的亲朋好友,作为代理人,根据当事人的事实和请求,应当履行你诉谁?诉讼主体;诉什么?案由;何时诉?时效;在哪诉?管辖;凭什么?证据;是否支持?法律适用的告知义务。在此基础上,选择有利于当事人主张权利的案由、证据,争议焦点等,对于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十分重要,在每一个环节上出现错误,都会产生不利的法律后果。所以,对于当事人来说,只有找对的人,才能走对的路、办对的案、不花冤枉钱。
第三人决定人,是主审法官。查明事实辨别是非,是初审法院主审法官的职能定位。审判、审判,其实就是通过法庭调查,当事人举证、质证、证据对抗据后,由主审法官查明事实进行认证。审判、审判,其实就是通过法庭调查,当事人辩论,由主审法官作出正确的判断。就这个意义上讲,打官司就是打证据;打官司就是法律适用;打官司就是打专业精准。
当然,初审法院,不是终审法院。假如出现司法不公,当事人还可以,上诉、再审、抗诉、申诉,程序结束后,还可以向政法机关控告、纪检监察举报,实现司法监督、司法补救,寻求重新启动诉讼程序的可能。
人民法院为人民,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是人民法院的审判目标;法律效果与社会相统一,是人民法院的审判标准;司法为民、为经济建设服务,是人民法院的审判宗旨;司法便民方便当事人诉讼让有证据缺钱的当事人打得起官司,是人民法院的承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人民法院的权威;不给无理取闹的人开口子,人民法院的尊严!
作为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应当自知之明,应当充满信任。
作者:王久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