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父母的为什么总是那么心急

(2016-07-27 06:02:14)
标签:

育儿

心得

笔记

教育

原创

分类: 我的家教之道

(原创文章未经本人同意禁止转摘)一直以为,自己很有耐心,但当细细读过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才知道自己的耐心只是流于表面,远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深刻过。当父母的为什么总是那么心急又一次看到一个鸭妈妈等鸭宝宝跳上台阶的视频,视频中一个鸭妈妈带着一群鸭宝宝去玩,鸭妈妈先跳上了台阶,然后站在台阶上,静静地等心爱的鸭宝宝一个接一个跳上台阶。可是鸭宝宝毕竟小哇,它们显得笨拙又无力的脚那么地不听使唤,尽管已经很努力地向上跳台阶了,还是一次又一次的滑下来,而鸭妈妈的心情此刻有些着急,但她所能做的只是静静等待,她在台阶的最上方慢慢踱着步,鸭宝宝在台阶的左面跌倒,她便会慢慢踱到左上方,用眼睛期待地望着它,等着自己的宝宝再次迈上台阶,鸭宝宝挪到右侧,鸭妈妈便也会相应走到右上方,鼓励着宝宝迈上台阶。就这样一次次又一次地努力,一次次又一次地等待,最终鸭妈妈终于等到了所有的鸭宝宝跳上台阶,然后欢欢喜喜地一齐走了。从头至尾看完这个视频,我内心很受触动。我们做为母亲,是不是愿意等待孩子的人?是不是会等待孩子的人?自然界的规律是这样的,万物生长都是需要时间的,一朵花不会在种植的那一刻就开花,一颗树不是在育苗时就能成为参天大树,同样,我们的孩子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什么都学得好,做得好!

 

 

我们的心急,是因为我们太爱错误的攀比

这些年,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已经被用滥了,许多觉醒过来的妈妈都不会再被这句貌似有道理的话迷惑。其中也有不少妈妈有过过痛苦的领悟。起跑线只是开始,而真定决定孩子是否能坚持下来的长跑并不是最初的那条线,是尊重成长规律,重视过程中的一点一滴地努力。遗憾的是,仍有为数众多的妈妈,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习惯自家的孩子和别人比。小王家的宝宝口才那么好,我要不要带宝宝也去学学?怎么小李家的女儿就弹琴弹得那么好,我的宝宝怎么就不如人家?听说小张家的宝宝都会用英语自我介绍了,可是咱家的儿子怎么练了这么久还不会?好多宝宝去华西的最好学校了,我们是不是也要去?

 

当父母的为什么总是那么心急


有一句错误的话叫,别人家孩子总是比自己的好!家长会不知不觉间暗暗把自己的孩子和人家的孩子比,一有不如,就心急!然后不是引导孩子盲目去追,就是给自家的孩子施加压力,试图把“自己”家的孩子变成“别人”家的孩子!其实我们远可不必这样做,孩子的心智发育也是有早有晚的,只要我们的孩子在正常范围内,我们又何必一定要超越与追赶别人?每个孩子的天赋,兴趣爱好,脾气秉性也是不同的,甚至成长环境与家庭条件也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怎么可能要求和别人一模一样?这种攀比绝对是没有道理的。

我们的心急,是因为我们总习惯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孩子

我们平时都说愿意等待孩子成长,静待孩子花开,甚至更有许许多多的妈妈都这样说,愿意和孩子一同成长。可事实呢,真正做得到的却很少。口口声声说,我们不急,其实我们心理比谁都急,恨不能拽过来替孩子做,替孩子写。我们总会不知不觉用成人的眼光来要求孩子。孩子明明已经尽最大努力做了,可家长就是不满意,究其不满意的原因,竟然是拿自己这个成人做为衡量的目标。

孩子事情做不好,或者成绩没有同班的孩子好,大人的第一感觉是,我的孩子为什么反应这么慢,这么简单的问题她也不会?难道她真的比别人笨吗?孩子不笨,是他还没有到反应过来的阶段,是他的心智还没有发育到一定的程度,是他自身还不具备这么深的理解能力。这种能力是慢慢地在成长中,在生活中一点一点习得的。有可能当时无论你怎么教她,她都不会的数学题,在她长着长着就突然开了窍,有可能是她当时无论如何都叠不好的衣服,突然有一天她就会叠得整整齐齐了。只是这个过程,我们要付出等待,甚至是漫长的等待。

我们的心急,是我们自己的补偿心理在作怪

许多家长有过这样的心理,自己少年时代在某方面有所欠缺或遗憾,总想在孩子这一代身上补偿。所以选择给孩子上最好的特长班,最好的幼儿园,甚至不惜倾尽钱财去最好的学校,找最好的老师。因为不舍得让孩子吃我们当年曾经吃过的苦,不愿意让孩子走我们当年曾走过的弯路。所以我们为孩子提前做着各种安排,为孩子做着各种选择。而这些提前做的选择与安排,有许多根本只是源于我们自己的心急。正所谓欲速则不达,我信这些心急,我们的孩子未必能够消化与吸收,孩子往往达不到我们的要求,不能完完全全按我们设计好的轨道走,所以也就间接导致我们的更加心急,心急气躁,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否值得,长此以往,心理焦虑,心理焦虑在一方心理产生,很容易直接传导到亲密接触的另一方,心理压力一旦产生,消除起来极其困难,这是很可怕的。

学会等待吧,毕竟孩子的成长需要过程,学会放手与顺其自然吧,不要让自己与孩子都背负上心急这个包袱,人生路漫漫,好好走每一步吧,不要在多年回首时后悔当初。

最后送自己以及所有心急的家长一句龙应台的话:你可以说:“孩子你慢慢来”,可是有时候,快快地“放手”或许也是必要的。我知道,这很难,难极了,但是如果你记得我们儿时的甜蜜时光……

当父母的为什么总是那么心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