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方设法让“管教”变得易于接受

(2014-08-05 08:43:20)
标签:

育儿

原创

分类: 我的家教之道

(原创文章未经本人同意禁止转摘)-----本文已刊在《心理育儿》做父母都习惯说教,习惯命令,习惯以一种不能违抗的下圣旨般的口气让孩子做这做那。孩子一有反抗之意,父母便会不满,这孩子真难管,你还敢不听话?你为什么不听话?我管你还不是为你好吗?我也曾这样,回想一下,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这种蛛丝马迹。

想方设法让“管教”变得易于接受



管孩子难吗,难!囿于年龄的限制,许多大道理,你翻来覆去讲,耳提面命地讲她也还是不太懂,或者似懂非懂,于是被磨光耐心的妈妈便忍无可忍,严厉相向,或训或动手打。

可是,我们为什么不能换种方式来说呢?为什么不用孩子能听懂的方式和她讲?把指责与命令变成另一种方式,让她慢慢明白,其实妈妈只不过是想让她变得更好?孩子的内心得到尊重了,没有被压迫感了,便容易听懂话,做对事,促进好习惯的养成。如此一来,再管起来也就相对好办一些了。

管孩子很容易,孩子的心是天真的,单纯的,善良的,但为什么孩子不愿意听,是因为你的话,孩子不愿意听。如果能把话说得让孩子愿意听,孩子也就不会难以接受了。

                                                                  克制自己的严厉指责

一天我在客厅看书,萌萌也跟着我拿本童话书坐在一旁看了。看了大约二十多分钟,她自觉有点没意思了。便和我说,妈妈我要画画了,我要画一个漂亮的公主。说完萌萌兴冲冲地去屋里找她的画画工具了。很快她找来画纸,画笔还有不少做手工用的工具,然后铺在桌子上画开了。不会儿,嘴巴有点歪,脑袋有点尖,衣服特别鲜艳的公主从画中“走”出来了。她把画举到我面前,我夸还算不错,她笑眯眯地去一边去玩手工了。

一会儿,我书看完了,她的手工也做好了,我们就商量拿好东西一块去楼下玩。刚推开她的房间门,被翻得乱七八糟的影像便夺入我的眼帘。我看了一眼乱蓬蓬的屋子,顿时生气了,本来想喊她过来收拾,然后严厉告诉她,一定要把东西放回原位,但转念一想,孩子不喜欢我说教,不喜欢指挥和命令,我就换种方式吧。我故意惊讶地指着被翻得乱七八糟的东西说:“哎呀,这屋子这么乱呢,刚才还整齐有序呢,这一会儿功夫怎么就变成这样了,是不是小偷来过了呀,把屋子弄得这么乱遭遭的!我听说呀,小偷最擅长趁乱下手,要是把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利利索索,小偷就没有机会下手了呀。萌萌,我们快一起把小偷留下的印迹都赶跑吧。“

                                                               管教成功变为约束

聪明的萌萌在我的提示下,一点就透了。她也笑着,恍然大悟般,然后煞有其事地接茬:“可不是嘛,幸好他只是翻了翻东西,没偷钱包,要不然太危险了,我现在就把小偷赶跑!”

我继续给她加油:“萌萌自己就能把小偷赶跑,不用妈妈来帮忙也行吧?”“当然行!”萌萌很痛快地答应了。

我神秘地眨眨眼说:”妈妈看看屋外面有没有小偷来过的痕迹,我现在要把屋外边小偷来过的痕迹全消除掉,这痕迹呀就是隐形炸弹,小偷找不到他原来的痕迹,知道我们已经防备了,他就再也不敢来了。“然后我关上门,我们各自忙起来。萌萌在屋里收拾,我在屋外整理。不一会儿,萌萌出来了,屋子里也大变了样,比她先前翻东西之前还要整齐。萌萌也很感慨地说:“妈妈,这样干净的屋子看着真舒服,当小偷可真不好啊。我再也不帮着小偷翻乱东西了。”我的话还是很管用的。

                                                                换种方式和孩子说话

看来我用这样的方式来和孩子沟通,她很愿意听,也很愿意接受,而且她也比我要明白,真正把屋子弄乱的人是她,而不是小偷,但她又不喜欢听妈妈训斥的话,尽管我一再告诉她,拿完东西要放回原位,要学会整理自己的东西,但她往往会忘记,或者我说多了,她就会厌烦,反感。

在萌萌五岁时,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用孩子能听懂的方式约法三章。此后我也尽量在平时的管教中挖掘她易于接受的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在在我和孩子之间,没有什么服从与管教之说,好多管教在我们都能接受的商量之间不知不觉已经完成了。

我们怎么对孩子,孩子便会怎么对你。你对孩子凶,孩子便对你狠,你说的话不好听,孩子便会不听话。怎么样才能把话说到孩子的心坎里,这也是一门艺术。不能在孩子不高兴的时候,给她火上加油,而是要做默默一灭火器。让她知道,你的心里真正的有她,爱她。

人人都不愿意被管束,小孩子也一样,凡事都罩着个让人头疼的金箍咒法则,孩子能快乐吗,能接受吗?但孩子还是要管的,把管教变约束,把被动变主动,那管教也就变得温柔与近人情了。

 

文/图/月翘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