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劳动是成长中最不可缺的必修课

(2013-11-21 23:16:42)
标签:

育儿

劳动

培养

原创

分类: 幼儿行为习惯

     (原创文章未经本人同意禁止转摘)女儿一天天在长大,自从她学会了劳动以后,她需要我照顾的时候渐渐少了,相反,她成了我最得力的小助手,处处替我着想,常常帮我做事,做家务,为我出主意,许多事情她做得比我还好,劳动已经成了孩子成长中的必修课。

劳动是成长中最不可缺的必修课

我疼爱女儿,但我从来不阻止她帮我做家务,遇到我为难的事,我还鼓励她帮我出主意。女儿喜欢帮我做事,我给予支持和鼓励,这让她很有成就感。慢慢,女儿也就养成了爱劳动的好习惯。爱劳动,增强了她的自理能力,也让学会了感恩,学会了珍惜生活,学会了体贴父母,学会了将心比心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现在她更爱卫生更重清洁,更会料理日常生活了。

 

在家里,她会帮我做简单的家务,厨房,客厅,卧室,到处都有她劳动的身影。在外面她会和我一同买菜,帮我拎着装菜的袋子。走路时,她会主动帮我背包,分担我的重量。

现在,她的事情几乎都不太用我来做,她的内衣袜子以及毛巾,她都会自己洗,她的碗筷她会自己洗,甚至许多时候也会把全家人的碗筷也给洗了。她帮我叠衣服,帮我接水。她是不折不扣爱做家务的孩子。

 

她不光在家里爱劳动,还在学校里也成为了爱劳动的小能手。常常,在学校里她会帮助老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老师发发卷子,拿拿东西,帮同学做做事情。对于老师给予孩子的锻炼,孩子很高兴,也很积极,因为在她看来,被人认可,被人肯定,可不是一件坏事情哟!

 

其实想把家务一下子做好,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通常做家务时,总会同时做几件事。每每在我做家务时,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满眼的家务,而是华罗瘐老先生的统筹安排法,每次一念及此法,顿觉家务也变轻松了。而且还可以在厨房忙碌,在洗衣服,擦拭桌椅,整理物件等的同时,听一些平时没有时间听却又很喜爱的音乐,听一段生动无比的讲课,家人谈天说地随意聊,这都会让家务变得有滋有味起来。

我这一法,深得女儿之心,而且她竟然也学会了我统筹安排时间法,她乐巅巅地跑前跑后,体会着这一方法的妙处。渐渐的她也成了帮我做家务的小能手。

 

那一天,我在厨房洗完碗出来,发现客厅离门口最近的沙发上,已经放满了我和女儿出门前要穿的衣服,要戴的帽子、围脖,还有手套,尤其是我的大衣,衣架那么高,女儿是怎么从衣架上拿下来的?我相像得出,她踩着她的小椅子给我拿下大衣的时候,心里想着能帮妈妈做事内心中充满的快乐。

那一天,我去卫生间的时候,发现纸抽杆上马上要用完的卷纸,已经被女儿换成新的了。

那一天,我看书的时候,女儿把洗好的水果端到我面前,要和我一起品尝。

那一天,晚饭的时候,亲手参与了草莓酱的制件过程,并且还帮着我切了两盘的棋子豆腐。

那一天,我做面包的时候,她给我准备好料,一边看着我做,一边给我递东西。

 

为了表示对女儿参与的欢迎,我故意装作很需要她的样子,做起事来变慢了,我一会儿忙忙地喊:宝贝,快帮妈妈去冰箱里拿两袋牛奶,一会儿又着急地说,快帮妈妈把牛奶挤到碗里,然后再把泡在冷水里的热鸡蛋的皮剥干净。女儿很快乐地回答:妈妈,我肯定能做好。虽然女儿常帮倒忙,减慢了我做饭的速度,但女儿亲手参予了整个做饭的过程,她吃得格外香,再不用我催促她吃这吃那。

 

让孩子帮我下厨,解决了她不爱吃饭的问题,让孩子帮我整理东西,锻炼了她的自立能力。让孩子帮我想主意,锻炼了她的思维,也养成了她体贴别人的习惯。

 

我现在做家务,非常愿意让女儿加入进来。而且她也很愿意帮我做,因为这其中,她学到了如何合理做家务的本领,锻炼了她的动手能力,学会了整理杂乱无章的东西,也体会了家长平时的忙碌与辛苦,又在边玩边学中得到了相应的知识,还培养了我们母女的感情,学会了珍惜生活,感恩父母,真是一举多得。更为可贵的是,劳动能促进手脑并用,促进智力发育,而且劳动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爱劳动让女儿变得自立与自信,也让女儿更自强起来,自从女儿学会了劳动之后,她身上一点一滴的变化,更让我坚信劳动实在是女儿成长过程中最不可缺少的必修课。

 

 

 文/原创 图/网络

 

劳动是成长中最不可缺的必修课

 

大家赶紧抢面包机啦!共12台柏翠香槟金双管面包机和12本《跟着爱和自由一起做面 包》的书,中奖率超高,赶紧转发起来,无需@ 任何人,只需转发微博即可,大家跟 着@爱和自由1 大师一起做面包!活动地址:劳动是成长中最不可缺的必修课http://t.cn/8kc28Sy

劳动是成长中最不可缺的必修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