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亲子哭泣原创探索 |
分类: 亲子关系探索 |
(原创文章未经本人同意禁止转摘)哭和笑是孩子最重要的交流方式,孩子生下来,便会以响亮的哭声向这个世界宣告:我来了,我来了!当然,笑永远是讨人喜欢的,而哭嘛就不一样啦,每闻孩子哭声,大人们总会第一时间赶着把这声音压回去,然后想方设法让孩子破啼为笑。
每个人都有心情不畅的时候,孩子也是一样,孩子不只是在心情不愉快时才会哭,孩子,尤其是更小的一点婴孩,他的哭声或许就是他的语言,哭也是他的一种本能。他饿了,渴了,困了,想得到妈妈的抚爱时,可能都会用哭声来解决。这时候年轻的妈妈们多半都会紧紧抱过孩子,然后从他一声声娇啼的哭声里读懂孩子的需求。
慢慢小婴儿长大了,长成了幼儿,再长成儿童,可还会是哭。因为有喜怒哀乐,因为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当孩子解决不了问题时,他还是会哭。
孩子哭,肯定有她哭的理由,如果一个孩子连哭的权力都被剥夺的话,他可能一天也活不了。有位老教授也说,如果一个婴儿不啼哭的话,妈妈就不会知道她是不是饿,那么不哭的孩子有可能就会被饿死。
当孩子哭时抑或是哄了几句仍然止不住泣声时,不少父母就开始烦躁,可孩子依旧哭个没完没了,父母便忍无可忍火了,和孩子赛着吵闹起来。我见过不少父母用这样的话来训斥孩子,别哭了,就知道哭!有些父母会更粗暴地喝止,不许再哭了,把哭憋回去!把哭憋回去,这能做到吗?即使是孩子违心的不敢哭,可是那强忍悲伤不能哭,那是多么的痛苦,而这种痛苦是应该让小小的孩独自一人忍受的吗?对于这样的父母,我非常的不理解,孩子哭泣时,心里本已经很难过很伤心,为何不给孩子一个倾诉与哭泣的权力?
为什么不让孩子有自己发泄自己情绪的权利。
孩子哭闹,绝对不是无缘无故的,你是否真的留心了呢,如果你简单的哄了一哄,仍然不见效的话,那就更应该再深入观察一下,找清楚孩子哭闹的原因,让孩子不再难过,让孩子舒服与愉快,那孩子还会继续哭吗?
虽然孩子在一天天长大,他的哭声渐渐少了,但每当孩子遇到痛苦或委屈以及伤心的时候,还是会哭泣。我们为什么强迫孩子停止哭泣,而那些让孩子硬生生的把哭收回去的父母,你有没有感觉到自己这样做的残忍?哭泣并不意味着软弱,相反不哭也并不一定是坚强,把正常的悲伤与不快的情绪宣泄出去之后,会更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要让孩子有发泄自己情绪的权利,这情绪当中,可以有不满,可以有欢快,可以有依赖,也可以有愤怒,可以有求助,总之不能因为是自己的不快就去禁止他。面对这么个小小的人儿,他没有我们大人的自制力,自控力,在他期待与无助的眼神里,我们要投射过去的是呵护与爱,爱孩子,就要给他哭泣的权利,并且慢慢学会听懂孩子的哭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