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青年时报皮绉绉小其清弃婴愤怒育儿随笔 |
分类: 幼儿行为习惯 |
网络的传播速度是惊人的。网络有着让人温暖的一幕幕,也有着如下故事中的酸楚。
《青年时报》称,近日,网络上流传一个让人震惊的帖子,一母亲不知是何原因,抛弃3岁女儿和8个月大的儿子离家出走,造成儿子小其清8天没人细心照顾。当外出打工的父亲8天后回到家孩子已被饿成了皮包骨,而且上吐下泻,还发着高烧。这8天中,仅靠亲邻居喂些水和米饭,才不至饿死。
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天下没有狠心的父母,尤其是母亲,宁可用自己的死,也要换取孩子的生。
可是,听到这样的一个消息,真让人无语。这更印证了一句话,一个母亲的进步,是一个民族的进步。
在中国的许多地区,尤其是经济尚欠发达的地方,年轻母亲的素质是不容乐观的。
曾经听过一个情感类节目里有一个年轻的农村妈妈自述,她和丈夫不和,然后就扔下五岁的孩子不管离家出走了。丈夫后来也外出打工了,把孩子交给年迈的奶奶。
孩子五岁了不入园,也不早教。主持人问她:你想孩子吗?她答:想。主持人说,为什么不管孩子自己出来,难道你不是孩子的妈妈。她竟然振振有词地说:我是她妈妈,可是我不能挣钱,没有能力养活孩子,孩子本来就是他们男方家的嘛,不给他们给谁呀?
主持人听到她的这种说词,无奈的叹口气说:你有手有脚,为什么一定要靠别人?妈妈照顾孩子,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再说,孩子现在不教育,孩子的将来怎么办?前途在哪里?真是一个母亲的素质决定的孩子半生的命运呐!
的确是这样,许多农村的女孩子,都早早结婚,然后生儿育女,可是许许多多的人都只是知道,要把孩子养大,食能果腹,衣以蔽寒,仅仅是能养大而已。
但极少有人,对孩子的性格,心理健康,还有孩子的教育真正用过心。所以这样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再长大,遗传下来的,仍然是这样的生存以及思维方式。母亲不能小进步,孩子焉能大进步,孩子不能大进步,中华民族的未来又怎么能飞越向前发展?
孩子生下来都是平等的,但不平等的是孩子没有选择父母的权利。所以,做为一个母亲,无论我们是生活在哪片土地,我们都要全力以赴地爱我们的孩子,包括为了孩子,去学习一切该学习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