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代大师的戏曲的创作

(2016-01-25 13:45:01)
标签:

杂谈

一代大师的戏曲的创作 
   阮大铖现存剧作《石巢传奇四种》,创作时间与地点迄今仍争议不断。较为可靠的则是,阮大铖的四种戏曲作品,《春灯谜》创作于作者乡居安庆府城期间,其余3种即《牟尼合》、《双金榜》和《燕子笺》,均创作于南京生活时期,时间约为崇祯九年(1636)至崇祯十五年(1642)之间,具体写作地点在南京牛首山之祖堂寺和南京附近的姑熟,亦非只在南京(金陵)一地。总创作时间,是阮大铖陷入党争漩涡的十七年,在其隐居安庆府城和后因躲避战乱移居南京期间。

看看这个时间与地点,你不得不信服,幸福指数与钞票多少,还真是毛关系都没有!

阮大铖在家乡时,多居府城,在今怀宁与枞阳,阮氏同时置有别业。平时遛遛的地方,大多在安庆市区和百子山、石门湖一带,此外便是市郊的梅林、枞阳的浮山和𠙶山。到南京后,先居于南京城西南隅的石巢园,即库司坊。库司坊是个不长的小巷,坐落在今南京城南门西的饮马巷前段。在这里,阮大铖文学与政治两手抓,两手还相当硬,他组织了“群社”,谈兵论剑,招纳游侠,希望能以边才起用。结果动静太大,过于招摇,引发东林后人的强烈不满。崇祯十一年(1638)秋,他们合伙贴出《留都防乱公揭》。跟谁玩,你都别跟小青年斗狠,不合算!阮大铖闭门谢客,从此深居简出,住到了城南牛首山之祖堂寺。

这个地点,当多说两句。阮大铖避祸之地,在“牛首之祖堂”,这个地点有点怪,都是你的书找他的书抄下来的。实际上,牛首与祖堂实是两个不同的地点,因为牛首山并无额以“祖堂”的寺庙。《首都志》转引《同治上(元)江(宁)志》云:祖堂山中峰之西有石窟名献花岩,上有花岩寺,“自唐迄元为僧舍,明成化间始建寺。寺中岩洞、楼阁甚盛,芙蓉阁、小星槎、归云亭、翠微房、澄江台、大亲堂、滴翠轩,其最著也。”并引陈沂《献花岩志略》云:“金陵称丛林者,必曰牛首献花岩祖堂,地实相连。旧刹惟牛首幽栖寺,即今宏觉。此岩惟僧庵耳。明成化间,僧古道居此,黔国宰何公为建寺,奉敕赐额曰‘花岩’,自是名大胜于牛首山。”所以,“牛首之祖堂”当是祖堂山之花岩寺,两地相连,以故成讹。又据《首都志》所云,牛首山一带“精蓝庐舍”甚多,有白野山房、王成华园、李惟汉别墅、毛竹园、朱氏园、一灯楼等,阮大铖家财丰足,暂住其中某处可能,于牛首山下竟置有别业亦极有可能。

不过,这个时候的阮大铖,议政的机会都没了,只剩下吟诗、作剧,自娱度日。这时的密友,掉粉相当厉害,也只剩下马士英数人,当然不止他一个,还有以诗会友的史可法、范景文,闲在南京的一邦宦官等,大约属于“一小撮”。真是“一大撮”,你也没有那么多招待费。阮大铖后在南明政权得势,即靠马士英的力荐和福王对其才华的赏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