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闲情偶记
闲情偶记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9,582
  • 关注人气:42,21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朝怎样“查户口”

(2014-02-12 07:49:47)
标签:

明朝怎

多数人

人士

出生地

居住地

分类: 漫卷诗书

明朝怎样“查户口”

《明季闲谭》中国首部杂文体传记 中国出版集团 现代出版社 出版

网购http://t.cn/8FyGBie


明朝的户籍管理尽管极其苛刻,但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籍贯”——其“籍”是指“役籍”,“贯”是指“乡贯”。便于对照,明代的户籍,可理解为今天的户口所在地。对大多数人来讲,户口所在地往往同时也是祖居地、出生地,故一般意义上讲的明人的籍贯、地贯、本籍、地籍、贯址、贯(特定场合也包括乡贯),就是户籍,即户贴、黄册上登记的地址。明代严格意义上的“籍”指役籍,是“职业身份”的划分,相当于今天户口类型中的“农业”与“非农”,没有任何地理、地名意义。明代的“乡贯”,系原籍、祖籍,即祖上原先居住占籍的地方,与一个人的出生地、居住地,他的户役役籍所在地,也没有必然的联系。

对明代的科举人士来说,其报考地也是以户籍登记地为准,进士榜中的户籍绝对不会错,错了他的进士也就绝对当不成了。所以,无论其他史料如何记载,“进士题名录”中的籍贯才是最重要的。依据这一点,阮大铖的桐城籍肯定是毫无疑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