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闲情偶记
闲情偶记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9,582
  • 关注人气:42,21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京阮籍墓

(2013-04-09 22:34:22)
标签:

文化

两相

尉氏县

观点

社区

分类: 闲情偶记

(选自 宏约深美 的博客)

本文所指阮籍墓,为“南京阮籍墓”,今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双塘街道花露岗社区花露北岗21号,南京市第四十三中校内操场东端高台上,旧名“七贤坊”,此墓推测为阮籍衣冠冢。

这又是一处成功寻访后却搁置在一边许久的名人墓,时隔多年翻出旧照,还是应当写点内容。

记得那天上午没课,一时心血来潮,不顾外面下着雨,披上雨衣蹬着自行车,便去寻访阮籍墓了。

当年来到学校门口,先在传达室内向门卫说明来意,并出示了学生证,办理过登记手续后,即放行入校。

后来,因全国范围内陆续爆出几宗涉及校园学生的恶性案件,听说再想进校寻访阮籍墓,已变得不再容易了。

南京名人墓鈥斺斎罴梗ǎ浚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人,“竹林七贤”之一,因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
其父阮瑀,“建安七子”之一,在阮籍3岁时便去世了。
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冬卒,时年五十四,归葬陈留。

如今,尉氏县尚有阮籍墓。

那么,南京的这座阮籍墓,又是怎么回事呢?

南京阮籍墓,最早的记载是据《江宁府志》“旧传明万历间,李昭掘得石碣,有‘晋贤阮’,已又得半段,曰‘籍之墓’,遂谓阮墓在此。既称之为晋贤,则其为后人所立而非当时墓阡可知矣。”

此段记载指的是,明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李昭于南京城西南凤凰山古凤凰台边掘土,先后掘得石碣两块,一块上刻“晋贤阮”三字,后又得一块上刻“籍之墓”,因此认定系阮籍衣冠冢。
断碑早已不见踪影,后有1898年所立墓碑,上刻“先贤阮公讳籍字嗣宗”,上款“光绪二十四年仲冬”,下款:“记名提督江南江宁守协镇杨金龙、记名提督山西大同挂印总镇刘光才、凤游寺住持僧慧莲 立”等字样,该碑已佚。

下图老照片,为朱偰先生于民国年间所摄阮籍墓,可见冢前尚存清末那块墓碑。

南京名人墓鈥斺斎罴梗ǎ浚

明清以来,已有诸家对该墓进行过考证。

明顾文瑗《瓦官古迹考》认为该地是“(阮)籍生里”。

清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袁枚修《江宁县志》时提出异议,他认为阮籍卒于魏景元四年,而西晋于十七年后太康元年(公元280年)灭吴,阮籍身为魏人,如何可能葬于吴地,因此南京不应有阮籍墓是明确的,进而猜测为阮孝绪(字士宗)墓。

吴敬梓《金陵景物图诗》中亦有相关记载。

陈作霖《风麓小志》则考为“籍生长中原,而埋骨江左,意者南渡之际,举族南迁,舆榇以至。”

综上,从而得到了如今广泛认可的结论,南京阮籍墓,明确不是阮籍葬地,可能是东晋定都建康后,阮籍后人也随众多中原世家大族南渡后,为纪念先人而建;也可能是东晋学子为之所建。

南京名人墓鈥斺斎罴梗ǎ浚

上图摘自《南京明清建筑》

1934年7月17日,上海《新闻报》报道:“晋阮籍墓在京市区内发现,将与六朝胭脂井同时修理。”

黄裳先生在1980年11月29日的文章中,引《雨花》月刊(1979年10月)一篇描述:“四十三中校园内的阮籍衣冠冢已被彻底平掉了,我在乱石堆中只找到大约十分之一块墓碑”。

由此可见,清末所立墓碑已毁,无怪乎很多书中记载为“该碑已佚”,实为不存。

阮籍墓于1981年进行整修,墓冢下部以青砖围砌,上覆封土堆,高1.85米,底径5.3米。

南京名人墓鈥斺斎罴梗ǎ浚
1982年8月13日,被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标注为“三国魏”。
现墓碑为1984年3月,南京市人民政府所立新碑,上刻“晋賢阮籍之墓”六个隶属大字。

按墓碑朝向上来看,墓向为坐东朝西。

当时紧邻碑前,密植一排松柏与之平行,将墓碑挡地严严实实,故无法取全景。

这样书写墓碑,显然是想比古,按明代出土旧碑形制。

但是,问题就出现了,阮籍是魏国人,魏元帝景元四年去世,压根就没在西晋生活过一天,不知道“晋贤阮籍”一说从何得来?又为何一错再错!

此碑非但没有体现出南京的文化,相反,正显露出了没文化的一面。

南京名人墓鈥斺斎罴梗ǎ浚

个人观点,七贤坊内如有阮籍墓南迁,自是竹林七贤后人均当参考。

况且南京、丹阳两地的南朝包括帝陵在内的大墓中,广有“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墓壁画像砖出土,可见当时崇尚竹林七贤风气之盛。

照此可见,要有衣冠冢,应该七贤全都有。

那么,何以独有阮籍一人衣冠冢于此地呢?

如此发现经过,似曾相识,与南通骆宾王墓出奇的相似。

南京名人墓鈥斺斎罴梗ǎ浚上图摘自《文鼎中原》 ,尉氏阮籍墓


另:
尉氏阮籍墓,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城东南15公里小陈乡阮庄村,墓前有其后人阮元所立高2.3米,宽0.65米,厚0.26米墓碑一通,正中刻“魏关内侯散骑常侍嗣宗阮君之墓”十四字隶属大字;上款“大清嘉庆十二年钦差兵部侍郎兼河内巡抚”,下款“提督军门实授浙江巡抚古尉氏阮元敬书”,正书共计38字。

到底阮元为一代大家,又是书写自家先祖之墓碑,自不会犯南京阮籍墓以晋代魏这样的错误。

好歹故里仍保存有块清代的墓碑,且出自大家手笔,两相对照,南京阮籍墓就差远了。


南京名人墓鈥斺斎罴梗ǎ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