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桐人何来(十二)桂林一枝

(2011-02-07 10:35:08)
标签:

转载

分类: 文史考虑

话到桐城必数方。而众多桐城方氏中,最显赫的自然是春风得意、桂林一枝的桂林方了。明代大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方以智、桐城派的创始人方苞、一代大哲方东美均出自这个家族。梁实秋曾说:桐城方氏,其门望之隆也许是仅次于曲阜孔氏。台湾作家高阳称赞桐城方氏为中国第一等的诗礼之家,而《影响百年中国的文化世家》一书更是赞誉桐城方氏为中国第二大文化名门。这些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桂林方氏在明清乃至现当代所涌现出的一大批硕学鸿儒,也足以使得这个桐城巨族跻身中华文化名门之列。

桂林方氏并不是来自广西桂林。据马其昶《桐城耆旧传》介绍,桂林方氏从休宁迁池口,宋末元初一世祖方德益始迁桐城。屈指算来,桂林方氏家族已在桐繁衍生息达700余年。其迁桐世系也较其他姓氏为多。可以说,在瓦屑坝移民到达桐城的时候,桂林方氏的先祖应该可以算得上是桐城的土著了。

桂林方氏族谱始修于明代晚期,由于迁桐时间已久,对一世祖以上情况无法追溯。关于迁出地,也只能是口耳相传的休宁迁池口,池口迁桐城。查休宁县志,并没有关于桂林方氏的相关记载。而休宁的邻县婺源,其县志反倒有多处提及桐城桂林方氏的名人。如婺源进士名录中,方大镇、方大铉、方拱乾等人的名字赫然在列。籍贯均注为:桐城籍,祖籍婺源平盈。

这个婺源平盈是如何冒出来的?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且不说婺源祖籍说的真实性如何,就说方大镇的时候,桂林方氏在桐生活了三百余年,已算是很地道的桐城人,再说他的祖籍就非常牵强了。假如也不论牵强如否,桂林方氏和婺源的关系可以让县志带上一笔的话,那么为何只录一部分而不全录呢?依我看来,这八成是撰者臆测的成果吧。

婺源祖籍说,我姑且称之为假说。是否完全没有一丁点可能性呢?我说那倒也未必。因为休宁祖籍说和婺源祖籍假说要同时成立的话,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性。婺源建县制于唐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以徽州休宁县的回玉乡和饶州乐平县的怀金乡合并而成。桂林方的先祖如果在开元之前就迁移到池口,或者桂林方先世口耳相传的祖籍地说法出自开元前所修的老谱,那么那婺源假说也还是有可能的。当然,这些都只能算是臆测,和婺源县志的撰者异曲同工。我们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只能承认休宁说。不过,无论是休宁还是婺源,桂林方氏出自徽州无疑是肯定的。

清人方传理纂修的《桐城桂林方氏家谱》记载,一世祖德益公始迁桐城县城凤仪里,初号凤仪方。五传至方法,为方孝孺弟子,以遐方小臣为建文帝尽忠,自沉于长江。方法长子方懋,育五子皆贤,时人有“五龙”之誉。后其三子方佑中进士,五子方瓘中举人,吏部给事中王瑞题“桂林”二字于方门。古代称科举及第为“蟾宫折桂”, “桂林”二字既是对方家的赞誉,更是对后世折桂如林的期许。果然,其后方氏族人科场得意,代有名臣。凤仪方也就自此改称为桂林方。再后来,方懋长子方琳的后裔方学渐异军突起,以布衣领袖桐城儒林,开方氏学派之先河。其子方大镇、孙方孔炤继续传承家学。至其曾孙方以智进一步发扬广大,学术精湛,忠孝节义,堪称一代完人。入清之后,桂林方氏在仕宦、治学、文学等方面雄才辈出,不可胜数。难怪清人朱彝尊说:方氏门才之盛,甲于皖口。而在当时的桐城一带,文风昌盛,桂林方氏能在其中一枝独秀,足可见当日之盛。

桐城方氏除了被称为“大方”的桂林方外,还有“小方”鲁谼方。鲁谼方氏始祖方芒自婺源走猎进入桐城,因此也被称为猎户方。后弃猎以耕读传家,逐渐成为桐城有名的书香门第,先后出过方东树、方宗诚、舒芜等文化名人。除了大小方外,桐城还有会宫方、黄华方、虎形方、璩方等,也大多来自徽州。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