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山风景名胜区由浮山景区、白荡湖景区、白云岩景区三部分组成。总面积76.70平方公里。
1、浮山景区
以樯山火山喷发口为中心,包括浮山,缆山及其南面的沙帽山、金斗、亭山、长山和西部的土地山、簸箕山、象腰山、盘山、菜花山等呈“扇叶形”布置的三片以及围绕在其东、北部的半环形水系,总面积19.1平方公里。
(1)浮山主游览区
本区含张公岩小区、会圣寺小区、金谷岩小区和妙高峰小区4个精华小区和1个后山小区。范围为:西至茶庄、小街庄一线,南抵浮山中学、下汤庄一带,东、北沿白荡湖湖汊岸线。总游览面积为4.24km2。
(2)教育科研区
范围为戗山西北0.83Km2。规划在主游览区与西山景区之间,结合火山口遗址,开设科研教育基地,进行观测研究、科普教育、文博展览等活动。
(3)休闲观光区
范围为北抵浮山中学,南界南山森林生态保育区,东至湖汊岸线,西临戗山,面积0.95Km2。利用现状较平坦用地,结合水面、码头,开展观光、垂钓、日光浴等活动。
(4)水上娱乐区
范围为环浮山北、东侧水面,面积5.83Km2。
(5)南山、西山生态保育区
南山森林生态保育区范围为西至景区边界,东至亭山,北至胡甘庄,南至金斗山,面积约2.95K
m2。西山森林生态保育区范围为西至景区边界,东至徐角村,北至施田埠,南至唐江村,面积约3.9K m2。
(6)火山口遗址保护区
范围为以戗山为核心的0.4 Km2区域。规划保持原貌,严格保护,不进行开发。
2、白荡湖景区
包括白荡湖全部水面及其沿湖岸退500~1000米不等的用地,总面积53.6平方公里。
白荡湖景区,注重在水面及其岸线的综合整治,达到虽由人工,宛自天成的景观效果。在湖汊等不经意的地点适当增加人文设施,增加湖面的观赏性,湖面多设置帆船作为游览的交通工具。
3、白云岩景区 4平方公里。
白云岩景区,在景区的西南侧的进山口处建设相对集中的旅游接待设施及停车场,并通过入口大门等标志物的建设形成功能较完善的入口场所,因景点而异,用科学的手段,保护好各特色景点,特别是对白云湖的保护更应显现高山平湖的意境。根据山势及现有条件,设计呈斜“8”字型步行游览观光道,将各景点有机地串联起来,既满足游客观光的需要,又应不破坏原生的地形地貌景观。局部路段为安全因素,架设栏杆,栏杆及步道均采用粗斧成形的石板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