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阮大铖戏剧的思想性——阮大铖考评(89)

(2007-11-29 14:27:42)
标签:

美图

感悟随笔

分类: 文史考虑
阮大铖戏剧的思想性——阮大铖考评(89)
 

阮大铖戏剧的思想性

思想性是文学作品普遍而又必然的要求,阮大铖的戏曲作品,作于其人生低谷时期,自我审视和观察社会的过程中,始终突出人生命运问题的关注,蕴涵着一定的哲理思考,展示出广阔复杂的社会人生,表现出既有个人感悟又有普遍意义的思想指归。

1)功名观与爱情观

在明末,“昏庸无能”与“怀才不遇”,可谓时事政治中的两大吹捧!前者掩盖了朝野的腐败,后者粉饰腐败的朝野。那些政坛此起彼伏的人物,没有一个不言自己怀才不遇,但“不遇”倒真,“怀才”却假,包括阉党,也包括复社、东林。而真正“昏庸无能”的厚道人,只怕正一律在乡下种地,与干旱和蝗虫作斗争。

阮大铖避居南京,招纳游侠,谈兵说剑,希望朝廷的召用。但这些都是事实上的艺术想象,后人实实在在看到的,是他做了十几年不同凡响的文人。他在《燕子笺》中,慢条斯理地讲书生霍都梁与青楼女子华行云、官府千金郦飞云间的爱情故事,爱情观一讲就颇值称道。出生世家的霍公子,无论是遭人陷害之际,还是功成名就之时,对青楼女子都不见有什么想法和鄙视。明中叶以后,要求爱情自由、个性解放,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的进步社会思潮兴起,阮大铖显然在肯定和倡导。阮大铖同样想寻找正义,他杜撰的贾南仲、郦安道等,既是国之良才,也是正义的化身。他们忠君、报国、忧民,疾恶如仇,对主人公摆脱怨屈改变命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阮大铖毕竟是用本事“混事”的主,魏忠贤们那样“清混”,他在背后也瞧不起。所以,阮大铖更渴望建功立业,他的功业观和王实甫们的个人功成名就相比,似乎还略胜一筹。霍都梁在遭受陷害之后,没有逐级上访找清官讨个说法,而是投身军旅,效力于平定“安史之乱”,用自己的智慧剪除安碌山,赢得大唐王朝的中兴。阮大铖正是基于这样的虚构,来虚拟国家振兴,主人公团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