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学/原创谈天说地美图 |
分类: 文史考虑 |

初涉是非
阮大铖初入仕途的声名籍籍,本得到一引起东林人的看好。
天启四年春,吏科都给事中缺。按明制,这时的阮大铖应是当然的递补人对象。正因为如此,左光斗招其来京赴任。但东林魁首顾宪成及骁将赵南星、高攀龙、杨涟等人,考虑新一场“察典”将近,与齐、浙、楚三党及魏忠贤之的大战在所难免,而天启三年的“癸亥京察”中东林损失惨重。为了避免新的败局,吏科都给事中的人选,就成了一棵关键的棋子。
东林要员决定弃阮用魏,并非阮大铖品格和能力问题,而是阮大铖性格外显,办事容易失密。此外,魏大中更近东林核心,且任用序列恰在阮大铖其后,只要将阮大铖补去工科,魏大中就能必然地补进吏科。
所以,东林核心层的决策,主要是出于增强派系战斗力的考虑,本身亦无厚非。但对阮大铖来说,显然有失公平,充当了一回你争我斗的牺牲品。
正是东林人的斗争策略,最终导致阮大铖与东林结怨,改走魏忠贤门路,以争夺吏科。
前一篇:招商就是娶美女
后一篇:语泻私愤——阮大铖考评(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