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甩——听爹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六)

(2007-07-08 19:54:54)
标签:

谈天说地

感悟随笔

文化

休闲

美图

分类: 闲情偶记
二甩——听爹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六) 

二甩

——听爹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六)

 

二甩姓陶,邻乡的(今枞阳县金社乡)。他哥叫大甩,早年当土匪,被手下人给杀了。老大死了,老二接着干。土匪这行当,脑袋都是挂在裤腰带上过日子。一次,二甩到邻县庐江抢当铺,差点也被打死,是一个姓杨的同伙,舍命把他背了回来。

二甩后来便很少出县,在家门口办了个自卫团,后面有一、二百号人。要钱用,也不再抢,搞摊派。谁家钱多,就摊派多——二甩编了个顺口溜,教给所管十保地盘上的老百姓:“万贯家财我有份,条牛石种开门睏(石种:五亩地),光蛋朋友跟我混”。

起先也有财主不服摊派,二甩就绑票,有儿子的绑人家儿子,没儿子的绑人家女儿。搞了几次,也就没有不听话的财主了。

绑票得来的钱,二甩多数用来做了善事。现在还在用的石板桥、石板路,就是那些年二甩修的。在小集镇上,他还安了七盏街灯,夜夜亮到天明。做这些事的钱,都是财主和大户出的,没在穷人头上收一分。

穷人不交钱,但要做坏事也不行。谁要是赌博、嫖娼,被二甩发现,一律挂牌游街,罚吃牛屎。在二甩管辖的十保内,无人偷盗,没人嫖赌,晚上开门睏觉确实无妨,老百姓很是过了几年太平的日子。

大家都认为二甩处事很公平,乐为乡亲讨公道。二甩手下那个姓杨的,私下里又做了一桩偷鸡摸狗的勾当,二甩知道后,亲自挖了他的双眼。大家也都忘了二甩是匪,有了不平事,都跑去找他申冤。同宗陶大绅士一贯为非作歹,儿子死了,将儿媳卖人作妾,娘家人告到二甩面前,二甩便要枪毙陶大绅士,他吓得连夜出逃了。

就是这个陶大绅士,后来要了二甩的命。陶大绅士在大通(今铜陵县内)躲了几年,民国四十年,他跑到太平县,找到当县保安大队长的同乡,又收买了邻乡的一个自卫团,合伙围剿陶二甩。

寒冬腊月,大雪满天,二甩的手下被打散,他躲进一户茅厕里,被保安大队搜出。当天,二甩就被搳了头,头就挂在他修的那个桥头。

“男怕三六九,女怕一四七”,乡下人都怕这人生一劫。二甩没躲开这一劫,他死时,恰好三十六岁。

(注:“甩”,枞阳方言,不计后果、亡命徒的意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