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谢:散文《他像一只鹰》发表于2022.12.30《西安日报》,谢谢编辑老师及主编
(2022-12-31 17:44:40)
标签:
文学/原创 |
他像一只鹰
陈仓得鲁奖了,这是一件大喜事,为他高兴之余,我总觉得有话要说。说什么呢,许多话别人已经说过了,再说就是重复,是拾人牙慧。那就零零碎碎,说说和陈仓在一起的几件事吧。
先说登山。山叫凤冠山。登山的人呢,一般都是我们四个:陈仓、远洲、王坚波和我——当时小小的丹凤县城,写诗的就我们四个,也都是先后在《诗刊》、《星星》、《诗神》》等报刊发表过作品,获过奖,比较狂放,也合得来,在一起总是无所顾忌的——凤冠山很陡,半山以上全是绝壁,如刀削斧劈。我们像壁虎一样往上爬,衣服破了皮肉烂了也在所不惜。当然了,遇到“之”字形的砭道,往往会有人舍近求远。陈仓却从不这样,他人小胆子却大,是爬山健将,常常能从人迹罕至或是只有黄羊才能走过的地方往上爬,动不动一惊一乍的,却总是有惊无险。爬上山顶后他会大喊几声,嗓音极其洪亮。然后就望着天上的鹰,久久无语。
有一回我问他:在鸟类里你最喜欢什么?他脱口而出:鹰。我问为什么,他说鹰背负着蓝天,用沉默飞行,一旦看见猎物,就会闪电般俯冲,能抓住每一个机遇。我又问:塔尔坪有鹰吗?他说当然有,鹰常常在村子上空盘旋,不过只有一只,他看得清清楚楚,很多年都是那一只鹰,十多年后才换了一只鹰。我说你能认这么准?他言之凿凿:当然准了,先前的那一只鹰大,翅膀伸得老直,飞的老高;后来的那一只鹰小,飞得低,翅膀上还少了两根羽毛,。
除了登山,我们还经常下河。可一见到沙滩,陈仓就要摔跤,河床的每一处沙滩都留下了我们的烙印。记得有一回,他要和我摔跤,我不摔,他就追着我,一定要和我摔。他没有空中优势,底盘却大,力气也不小,敢于向任何人挑战,像金属钠一样活跃,虽然输多赢少。但他输了会不服气,爬起来擦一把汗说:来,再来!像拼命三郎。
有一段时间,我喜欢上了钓鱼——不用浮漂。陈仓问我:不用浮漂怎么知道鱼上钩了?我说凭感觉。他说让他试试,就蹲下来,一蹲就是十几分钟,一动不动,真正达到了“入静”的状态,当然也钓到了一条不小的鱼。我说他有垂钓的天赋,要他跟我一块儿钓,他不,说垂钓就与和尚打坐一样,太浪费时间了。
他的确是把绝大多数时间都用在观察和思考上的,常常有一些不同于他人的想法。记得有一次在街上走,他忽然问我最喜欢哪个季节。我说春天。他说他最喜欢夏天。我说夏天热,有蚊虫,为啥还喜欢?他说因为夏天是最鼎盛的季节,它还原了世界的本真,本真的东西就是美的。比如男人,身上有多少伤疤,多少汗毛,到了夏天就暴露无遗。再比如美女,其他季节都有所保留,只有在夏天,才能完全把她的美展示出来。我惊异于他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思考。这为他后来写小说和散文做了充分的准备。
与此同时,他的生活底子无疑是很深厚的。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从县委机关辞职前,他对我说要出去闯荡。我觉得他把这么好的一份工作丢掉有些可惜,就对他说:出去闯是要有钱的,身上没铜,不敢胡行,他却说:这你就不懂我了,我敢和你打赌,不带一分钱,我也能跑遍全国,你信不信?我说讨饭吗?他摇头。我开玩笑说,那就只有偷窃了?他说那种事儿咱不做。我说那你凭什么?他嘿嘿一笑说,就凭我能吃苦,能受罪。那时他确实身无分文,我不相信他敢出去闯荡。可他真的去了,而且越走越远,越走路越宽阔,从丹凤而西安,从西安而上海,期间的磨难可想而知。但也正是这不平凡的经历成就了他,让他写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佳作,拥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正如他自己所说,他的作品是“活”出来的。
所以我说,陈仓是一只鹰。每一只鹰都有自己的地盘,有的是一个村庄,有的是几个村庄。它每天都在村庄的上空盘旋。当有一天它发现自己的天地太小,不能满足它生存的需求了,就会向外扩张,扩大自己的活动范围。或者飞出很远,开辟新的天地。陈仓属于后者,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乐土。他是从秦岭深处,一个叫塔尔坪的村庄,飞出的一只鹰。(秦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