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兄弟》的核心细节描写
(2021-05-29 09:40:07)
标签:
文学/原创 |
浅谈《兄弟》的核心细节描写
但凡优秀的小小说,必然有一个典型的核心细节,因为核心细节是作家表情达意,凸现主题乃至结构小小说的最重要的部分,犹如人的心脏,是小小说的生命力之所在。假如一篇小小说没有核心细节,其面目必然是苍白的、病态的。换句话说,一个好的核心细节,是小小说成功的重要标志。
芦芙荭的小小说《兄弟》就有一个典型的核心细节。
这篇小说是描写兄弟至深亲情的,切入点是哥哥病了,不是一般的病,是那种不治之症,“少则两个月,多则三个月”,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他回家去看哥哥。期间插叙了哥哥让他回家吃樱桃、摘黄瓜和与哥哥在一起交谈的情景。到哥哥家后,哥哥正准备给他杀鸡炖汤,这些描写充分体现了哥哥的厚道和兄弟情深。但这不是核心细节。核心细节是哥哥晚上推门进来要和他睡在一起。作为成人,作为一般的兄弟,提出这个要求多少有些唐突。但因为是哥哥在来日无多的情况下提出的,人越到最后的时光,越是爱回忆过去,重温儿时美好的记忆。从这一点上说来,这个细节不但是真实的,而且更能体现兄弟之间山高海深般的情义。我们可以设想,哥哥在提出这个要求之前,肯定是想了很长时间,肯定是想和兄弟彻夜长谈,肯定是有很多话要和兄弟说的。但作者没有写这些,这是留白之处,是作者的高明之所在。
现在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来写这个核心细节的。“吃了饭,和哥哥说了会儿话,他就回到屋子里。这时门被推开了,进来的是哥哥------哥哥站在门口,突然表情变得有些羞涩,说:弟弟,今晚能和你睡吗?他一下子没有弄明白哥哥的意思。哥哥说:我们几十年都没在一张床上睡了。他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心想,哥哥这是怎么了?都几十岁的人了还要他陪着睡?就笑着说:哥,你还是陪嫂嫂睡吧,我一个人都睡习惯了。哥哥没有理他,脱鞋上了床。”接着,作者没有按照一般的思路叙述,而是采取马拉松的形式,写嫂嫂晒过的被子的温暖,写他的陌生和不适;写他先是试探性的往哥哥的身边靠了靠;写哥哥的腿也在往他的腿边靠,紧张而惶恐,“就像两个谈恋爱的人都带着几分羞怯,几分好奇,几分试探,还有点偷偷摸摸的意思。”
在写这个核心细节时,作者还在里边套了两个“小细节”:第一个是小时兄弟俩睡在一张床上,他总是把冰冷的脚架在哥哥的肚子上,哥哥挠他脚心,他嘿嘿地笑,不得不把脚收回来,可不一会儿,他又把脚架在哥哥的肚子上;第二个细节是父亲和哥哥去另一个村子走亲戚,他闹着也要去,但害怕自己早晨睡不醒,父亲和哥哥走了不叫他,于是他半夜偷偷地把哥哥的鞋子藏了起来。哥哥就这一双像样的鞋子,没有鞋哥哥就走不成亲戚。这两个细节的插入,不仅增强了小说的趣味性,而且把小时兄弟的情义历历在目地写了出来。也正因为兄弟俩小时候睡在一张床上,哥哥才在生命的最后时节提出了和兄弟睡在一起的要求。所不同的是,那种熟悉的感觉变得陌生了,儿时的快乐再也找不回来了。“时间冲淡了一切,记忆也有些苍白了。都老了,他想,现在两个人的腿架在一起,就如同枯朽的柴。好长时间,两个人都没有说话。他的心猛然跳了几下,哥哥不会就这样走了吧?”他不愿意让哥哥失望,不愿意让哥哥带着遗憾离开人世,所以“他伸手将哥哥的一只脚抱在怀里,然后弯起指头在哥哥的脚板心挠了一下。”读到此处,我感同身受,我的眼睛湿润了,我被兄弟俩的至深亲情深深地打动了。
记得刘海涛老师说过,优秀的小小说作家能够像造原子弹那样,让小小说的细节凝练,凝结得具有巨大的“艺术爆炸能量”,而这个具有爆炸能量的细节就是核心细节。《兄弟》这篇小说的核心细节就具有“爆炸能量。”它属于人物命运型核心细节。虽只短短的一夜,却把哥哥的一生写了出来;虽只小小的篇幅,却把兄弟俩的亲情表现比马里亚纳海沟还深,感人肺腑,催人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