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网上淘到父母信札

(2009-03-13 01:45:47)
标签:

记录

生活

爸爸

妈妈

孔迈

徐舟力

分类: 寸草春晖

  情人节过生日,有时会收到别致而出乎意料的生日礼物。

  有一年,李擎送我一份旧报纸,展开一看,居然是我出生那天的《新华日报》。过了两年,小茄子不知从哪儿又给我弄来一份同一天的《人民日报》!

  从那份珍贵的报纸上,我才得知自己的生日公历是情人节,阴历恰值元宵节,多么令人愉快的巧合。

网上淘到父母信札网上淘到父母信札 

  今年过生日,没想到收到的礼物更不寻常。

  那天,黄翔程慰夫妇来办公室看我,给我带来一个信封。瞧着他俩略带神秘的表情,我心里有点纳闷这信封里会是什么。

  打开一看,竟然是四封信:

网上淘到父母信札

 

第一封是爸爸在住院治疗期间写给妈妈的第四封信:

 “舟力,亲爱的老伴,

  晴朗的周六,邻居病友钓鱼的钓鱼,打麻将的打麻将,我独自漫步湖滨散步回来,路过电话室,抱着不妨一试的心情拨电话。路过的病友好心地告诫我,打不通,不着急。

但出乎意料的是,通了,我打通了。多么高兴!听到你朗朗的声音......”

    读着爸爸写给妈妈的这封信,我的眼睛不由得潮湿了。  

 

第二封是父亲的朋友若屏写给父亲的信。

    我还记得,若屏是位颇富才华的军旅音乐家,本来弹钢琴,可惜多年前北京冬天一个狂风天气关窗户时玻璃划伤手背的筋脉,遂改攻作曲,60年代末歌颂中国与阿尔巴尼亚友谊(“亚得里亚海的明灯”)的那首广播电台每日不绝于耳的男声合唱“北京-地拉那,地拉那-北京”便是若屏的作品。

 

第三封是父亲十年前写给《中流》编辑部的信。

    当时军旅作家莫言以胶东抗战岁月的军民关系为背景写了一部小说《丰乳肥臀》,引发了《中流》杂志上的一场辩论。

 

第四封是父亲1940年在胶东抗大的老战友郝云虹的来信。

    郝云虹伯伯全国解放后调到总参工作,授上校衔,参与撰写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巧合的是,郝伯伯的夫人也是乳山人,妈妈的老乡;而郝伯伯的长子虹生与我是中国人民大学78级的同学,可惜在学校并不认识。后来郝伯伯携虹生一起来看我父母,战友、世交各得其所。

  看到郝伯伯这封信,我的回忆不由穿行二十年的时光隧道:

  -198年有段时间连着几个周末到虹生家看他收藏的美国电影,结识了宪平、建扬、小田等一票朋友;

  -1990年我在波士顿拿到驾照翌日就开着一辆沃尔沃从哈佛驱车上千公里赴费城同虹生和老孟等人大老友聚会,开到新泽西时车速较快,由于躲让一辆强行并线的轿车而撞到隔离带上,车子报废,人却毫发无损。沃尔沃的驾驶舱四周有钢架支撑,安全性名不虚传。

  -1992年虹生在夏威夷做访问学者,我从洛杉矶去探望,适逢夏威夷百年不遇的超级飓风,带回来的纪念品T恤衫上大书:我在飓风中捡了条命(I survived the hurricane!)

    —1998年请虹生去中央音乐厅欣赏小提琴高手沙汉(Shaham)演奏西贝柳斯的小提琴协奏曲,激情四射的沙汉在演出时拉断琴弦,满座讶声一片。当时我们坐在全音乐厅最好的位子,10排1号、2号,票价仅600元而已!

  —2003冬天到美国东部去看望老友元杰和定居马里兰州的虹生燕琴夫妇,居然又赶上北美百年一遇的大暴风雪,所到之处雪深逾70厘米(28英寸)!

    ...... 

    过了好大一会儿,我才把思绪从回忆中拉回来。拿着这叠信札,我不解地问黄翔和程慰,父母的旧信怎么会到他们手里。他俩告诉我,是从孔夫子旧书网上买到的。我通过搜索引擎打开这个网站,输入父亲的名字孔迈作为关键字,很快就找到了这个拍卖页面:

 

网上淘到父母信札

网上淘到父母信札

 

    根据网站记录:卖主于2008年9月23日将信札放到网站上拍卖,并且对家父家母还做了些调研,在物品详细信息中注明:孔迈、徐舟力夫妇是新华社高级记者,我党早期杰出新闻工作者和作家......

  幸好我这两位朋友在网站上留意到这几封信,及时同卖主联系,把信扎买下来了。

 

  我多么感激这样会心的朋友,使家父的信札失而复得。

  至于这几封信是怎么落到那位卖主手里,我至今百思不得其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