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江湖大佬提案

标签:
杨舸广告人物印象江湖大佬马蔚华马云牛根生提案比稿创意财经 |
分类: 人物-印象点击 |
向江湖大佬提案
作者:杨舸
马蔚华
马蔚华,招商银行行长。记得好像是在2002年,同盟成立也仅一年多的时候,我跟郁海敏前往深圳,去参加招行的广告代理商比稿。本来倒是当作正常比稿的,路上忽然郁海敏说了一句:“客户说马蔚华也会来听比稿,这可是我们第一次给‘部长级’提案哦!”我的妈呀,部长级哎,咱小民百姓哪见过这么大的领导……握手的时候,大脑一片空白,不知道自己介绍自己名字念对了没有,想好的问候话忘记了倒也算了,领导的问候话没听见那真是不应该了。嘿嘿。
提案的时候,下面坐了几排人,当中最前自然就是马蔚华,旁边都是行长副行长们,咱一个也没记住,只记得拿着一叠提案板,本来是信心满满的,一看马行长就坐在离我2、3米的地方亲切地看着我,我就又不知道怎么开头了,这可不像平时提案,万一讲错个什么,算不算政治错误啊?还好,马行长微笑地看着我,示意我可以开始讲了,那一个弥勒佛般的笑,虽没让我顿生出家之念,倒是也让我平静了下来。
从奥美学来的臭屁习惯,总是喜欢在讲脚本前先讲一大通道理,还好马行长没有露出不耐烦的表情,讲着讲着就开始顺了起来,然后又看到马行长的点头赞同,心里就得意了起来,越讲越兴奋,讲到有趣处,他也孩子似的呵呵笑了起来,笑得我心花灿烂手舞足蹈的,也不管会不会犯错误了,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了……一片鼓掌声,我讲完了,马行长回头跟其他行长们示意,然后对我说:“嗯,很不错的创意,你们辛苦了……”哇呀,我眼泪快下来了,赶紧低头感谢感谢再感谢。回上海的一路上,那个幸福啊,就想着既然行长如此器重,一定要好好干。
果然,没过多久,就开始谈合同了。不过尽管好像行长认同,最后还是没谈成,大概具体负责的人不喜欢我们吧?唉,果然阎王好惹,小鬼难缠哦。还是行长本来就对每一家都这么表示过认同?呵呵。打住,不要以小人之心度行长之腹了。不过,那一次的提案,马行长给我留下的最深影响就是像个——菩萨。
马云
马云,阿里巴巴、淘宝网老板。这个其实就不用介绍了。给他的那次提案,记得好像是2004年,淘宝网广告代理比稿。比稿前,连做一个星期的稿子,一直到前一晚上整了个通宵,才将稿子弄完,写的创意说明,都没有来得及跟负责提策略的郁海敏对一下,就直奔杭州去了。
一屋子的人,我们做好电脑连接投影仪等等的准备工作,忽然大家眼神全看向门口,马云来了,穿得很休闲,还拿着一根快有他一半长了的烟杆,嚯——这就是网络江湖上自称“风清扬”的马云马大侠?握手、寒暄、果然神采清扬,然后往大会议桌对面正中位置一坐,脚一翘,背往后一靠,那个气场,一下子就把我们给震慑了。
微眯着眼,看着投影的PPT文件。很明显,一向很拽的郁海敏,遇见了江湖上更拽的马大侠,也有点紧张。还好不是我先讲,要不然我就尸骨无存了。开始听的时候,他背靠着椅背,往后仰得很厉害,离开桌缘很远,很不屑的样子,郁海敏不为所动,继续一页一页讲着,渐渐地,马大侠居然坐直了身体。有门!他听出点味道来了!然后,他身体开始前倾,双手搁在了会议桌上,脸上变得好奇了起来……忽然,他抓住了一个话题,开始发表意见,然后兴奋地跟郁海敏讨论了起来。芝麻开门了!感觉淘到宝了?我接着的创意就好提了。有意思的是,郁海敏最后一页讲的东西,正好是我第一页讲的东西,居然没有沟通,也交棒交得天衣无缝,心有灵犀啊,这个后来在公司里成了一个传奇故事。
马云听着,点头、摇头、思考、沉吟、皱眉、微笑……整个提案,眼前只有马大侠的表情秀。讲得我如同坐过山车,心情跌宕起伏的。
最后,我们拿到了淘宝网的广告代理。不过灾难也开始了,呵呵,淘宝网的要求真是不同一般,一言难尽啊,以后有暇有心时再慢慢表来。
牛根生
牛根生,蒙牛乳业集团的创始人。这个人,这几年在风口浪尖上已经挺久了,相信网民们想扔板砖的比较多。不过,就我跟他的一次会议来说,他其实是个很爽直的人,我挺喜欢的。这么大个企业,难免有些照看不到的地方,说人容易,自己去做做,未必比他做得更好。
我对他做的提案,其实严格意义上并非针对蒙牛。而是因为利乐是我们的客户,而蒙牛又是利乐的客户之一,他有一个公益性质的项目,想跟利乐合作,利乐当然乐意帮助。于是就要求我们公司做好了几个方案,去给他看。但是他实在太忙了,老抓不到时间,居然约我们在北京机场谈,他正好要出国有事处理,会早点去北京机场,给我们的时间只有一个小时。我跟利乐市场部的孙强先生就从上海飞机赶了过去,终于在北京机场的茶室里等到了他。
一个小时啊,得谈三、四个脚本!我一打开电脑,也来不及多做聊天了,直入主题。那感觉让我想起了以前曾在咖啡馆里向客户卖脚本的经验,呵呵,想想创意人有时候是不是有点像街头玩杂耍的?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
讲完,他没直接表扬,却回头对旁边的助手说:这家广告公司想法很不错,你们以后可以跟他们多合作。我听了一乐,心想像您这样的大客户,得有多少广告公司围着您转,您老说我好,到您下边的人,点个头也就是了,可不会真的来找我们这种价格比当地贵、人脉比当地稀的公司的。不过他能这样说,心里还真舒坦,那茶喝在嘴里也都是甜的了。他选择了一个方案,让我们去修改。然后就各坐各的航班分手了。
前不久,我跟利乐的客户一起去了一些新疆、内蒙、天津的牧场,看到蒙牛的人(当然也有伊利的、光明的)和当地牧民吃住在一起,跟牧民一起干活,帮牧民控制牛奶质量。心里其实挺感动的。风口上的中国乳业啊,多多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