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
上世纪七十年代,在长沙马王堆,发掘出了汉代軑侯利苍家族的三个墓葬。其中的两个,一个以出土了女尸闻名,一个以出图了大量竹简帛书闻名。但当年我阅读发掘报告时,印象最深的,却是另外一个细节。
三个墓当中,二号墓下葬最早,大约在吕后三年,也就是公元前184年,墓主是第一代軑侯,时任长沙国丞相的利苍。三号墓的墓主,则是利苍的儿子,下葬年代在汉文帝十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68年。一号汉墓墓主最为著名,也就是那具著名的马王堆女尸,她是利苍的妻子辛追,下葬年代略晚于三号墓,也在文帝时期。也就是说,二号墓的下葬年代早于一、三号墓二十年左右。
可就是这短短的二十年时间,让这这三个墓的棺椁规模和下葬品的丰俭情况呈现巨大的落差。按照常理,地位最高的利苍墓应当最为豪华,但恰恰是他的墓,无论在棺葬规模,还是随葬品的数量上,都远远不及他的妻子和儿子。当时还沿行秦朝的钱币制度,采用四铢半两钱。而有钱人,更习惯以钱币随葬,指望在地下世界依旧可以享用。
而在这个利苍侯爷墓中,椁室里出土的半两钱,竟然都是泥巴捏的。也太寒酸,太丢脸了。古书的记载确实非常真实,刚刚建立的汉王朝,国弊民穷,皇帝的马车,要找四匹同色的马竟不可得,将相只能坐牛车。而长沙当时是帝国最不发达的地区之一,虽然利苍贵为列侯,也只能享受这种待遇了。领导,长沙人民对不起您啊!
可是,长沙人民一旦有机会分田到户,就会立刻卖命回报领导的,是吧?
在三号墓中,就展示了老百姓的这种隆重回报。因为,在这座墓的填土当中,竟有亮闪闪的铜钱发现,填土当中啊,货真价实的铜钱啊——墓主并非利苍的嫡长子——更别提那以豪华著称的女尸墓了。
可见,在吕后初年,到文帝中后期的短短二十年间,軑侯家族的财富在疯狂增长,否则,怎么承担得起如此奢华的厚葬?因为,理论上来说,他们活着的后代,生活应当更为奢华。
二十年间,社会能发展到这地步,貌似统治者还是有一定功劳的,他们肯定做到了不折腾。只要不折腾,在这块土地上,油水就可榨之不尽。我比较奇怪的是,这样好的榨油条件,史上统治者怎么也会经常弄得倒台,没油水可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