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晨报书评:放大版的《故事新编》——评史杰鹏《楚汉争霸》

(2012-09-28 12:29:18)
标签:

文化

作者:陈辉

 

 

这本书的标题太大众化,很容易被忽略。虽然许多人将它归入历史类,但我更倾向于认为,它是一本小说。

说它是历史类是有道理的。首先,没有虚构人物,也没有独创的情节;第二,作者是一位历史学者;第三,作者介绍了许多历史知识,比如赵高并非太监、谒杀、朕的读法等,展示了极高的专业水准。 

 

说它是小说,只有一个理由,就是它语言很有特色,是标准的小说语言。

 

这种类型的小说,应以《故事新编》为初创,当年成仿吾曾认为,那是鲁迅最好的小说,但鲁迅却并不这么认为。

 

鲁迅选择这种写作方式,有他的苦衷:首先,他编织故事的能力不强,因为他缺乏下层生活体验,从《祝福》、《伤逝》等作品中便能看出这方面的问题,他细节太生硬、太书卷气;其次,他是个极幽默的人,有很深的学养,往往能从普通的字句间找出笑料来,这是传统文人彰显才华的常用手段。

 

然而,鲁迅只写了很少的几篇。一是先生奉俄罗斯小说为圭臬,而俄国小说是没有这种中国旧小说的审美范式的,看上去显得不沉重、不严肃;二是“油滑”,鲁迅绝不会放纵幽默,一旦有了放纵迹象,他宁可不写。

 

应该说,史杰鹏的这本小说延续了《故事新编》的风格,可惜的是,既继承了其优点,也继承了其缺点。

 

优点是“文哏”非常多,包袱的密集程度不下于郭德纲的相声,或者是钱钟书的《围城》,比如陈胜吴广起义时,冒充受命于秦国公子扶苏和楚将军项燕,吴广替作者反问道:他们不是一边儿的,这么说不是自相矛盾吗?而陈胜的“回答”也颇有趣:没关系,愚民哪里分得清。

 

像这样有趣的细节,包括赵高诬陷李斯搞了个123反秦计划、秦二世用6发动机马车等等,涉笔成趣,虽滑稽,却不无聊。 

 

缺点是太偏“油滑”,一些议论其实不必加入,加了固然显得有情怀,但太直露,就压缩了回味的空间。有些篇章欠合理,比如开篇李斯与赵高斗嘴,李斯明指赵高是太监,可翻过10多页,作者又声明赵高不是太监,让人一头雾水。 

 

因为“油滑”,影响了人物的形象感,全书只有刘邦写得比较精彩,赵高坏得有些无厘头,而秦二世蠢得也有些出格,陈胜性格前后变化,更是缺乏足够交代。如果说司马迁有些小说家言,但他不会时时跳出来做一番解读,反而容易懂,而本书作者主体性过强,结果喧宾夺主,前几章最大的主角陈胜反而变成配角,自然有断断续续之感。 

 

无论如何,这是一本有才华的写作,既然小说家们已经写不出什么好故事来,那么,历史学家们来讲讲真故事,也许会成为明天的方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拟诗经国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