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幻想和现实

(2010-06-10 12:13:19)
标签:

文化

(本文是应楚天都市报的约稿,为今年湖北高考语文作文而作,不过似乎没有采用。)

 

《说文解字》里解释“幻”字,是这么说的:“幻,相诈惑也,从反予。”意思是互相欺诈,目的是让对方摸不着头脑。观其字形,则是倒立的一个“予”字。所谓“予”,在古代是第一人称代词,也就是“我”。我玩起了倒立,着实会把人搞得晕头转向,这就叫“幻”。

 

但我学过一点古文字,知道“幻”的字形表示的实际上是“弓弦”的“弦”,这缘故据说只是因为“幻”和“弦”的读音近。当然这倒也怪不得古人,并不是因为他们偷懒,不肯正式地为子孙创造一个“幻”字,只是因为“幻”这种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当然更不可能像看图识字一样,画出来给大家看——这也正说明了它的不现实,只配存在于人的大脑中,是之为“幻想”。

 

一个人老是“幻想”,是会遭到人嘲笑的。比如我上一年级的时候,老师教导我们要成为科学家,为四化作贡献。对极稀少智商极高的人来说,这叫理想;而对大部分智力平庸的人来说,这其实乃是幻想。所以我上到初中的时候,就懂了事,再也不敢在作文里这么写,否则会被老师笑话。老师是一种什么东西呢?我一直都以为,他们是一种本事不大,但嘲笑人的本事从来就不小的人,尤其是中小学老师。当然不是全部,只是我遇到的比例高一些罢了。

 

成为科学家,这种幻想比较实在,好鉴别。最怕的是有些书本上的知识,分明是幻想,而常被我们当成现实。我大学毕业的时候,甚至研究生毕业的时候,还觉得人世间只要大家稍微努力一下,就可以达到如书上写的那样,当官的清正廉洁,老百姓热烈拥戴,然后黎民蒸蒸向善,不至为奸,于是乎天下大同,庶几乎三代之治。而结果是什么样,大家想必都知道。别说三代之治,不成为人间地狱算好的。很多比我大的,或比我小的长辈和朋友都语重心长地教训我:“你一大把年纪还混成这样,完全是因为读书读呆了,天天生活在幻想之中!”

 

后来我逐渐想明白,竟颇有些恐惧,原来《西游记》、凡尔纳的小说,以及其他一切一切的科幻作品,比起教科书上的那套说教来说,都远远达不到幻想的标准。毕竟它们中的很多都实现了,人类确乎如凡尔纳一样,登上了月球。但要求为上者清正廉洁,为下者敦尨淳朴,却是一个永远不切实际的幻想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