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我不是一个脾气很温和的人,不懂得什么以德报怨,而信奉以直报怨。所以一旦被人骂了,往往就要回骂,但是,真正的流氓一般不怕骂的;只是思想幼稚但本性淳良的人一见我骂,就会避而远之。所以,就算我说的话句句是真理,又有什么用呢?何况我说的不可能都是。
前天蹲厕的时候,温《后汉书》,看到一个故事,对我有所触动。说是有个叫郭泰的人,是当时非常有名的贤士,一向喜欢奖掖后进,很多默默无闻的人贩夫走卒之流,经过他的品评,都成名成家。有一次他在陈留郡碰到一个叫左原的人,这个人曾经是郡学的学生,可能因为品行不好,有小偷小摸的毛病,被开除出校了。郭泰见左原很沮丧,就邀请他到酒馆,点了几个菜,边吃边勉励他道:“小伙子啊,别沮丧,人谁不犯错啊?当年颜涿聚是梁父山附近的大盗,流氓头子;段干木是齐国有名的二道贩子,拉皮条的。可是后来它们分别成了齐国的忠臣,魏国的名贤。历史上有名的蘧伯玉、颜渊这样的大贤尚且会犯错误,何况其它呢?你呀,千万不要愧恨,有错就改,就还是好孩子!”
左原感动得屁滚尿流,千恩万谢地和郭泰告别了。后来有人奇怪地说:“老郭啊,你也算名满天下的人了,怎么跟左原这种杂碎打得火热?”郭泰道:“孔子说过:‘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意思说说,一个人如果心肠不好的话,就应该以善道劝导他,而不能太愤疾他,否则就是让他觉得没有希望,干脆变得怙恶不悛,这样对国家的危害就大了。大家听了郭泰的话,都觉得很有道理,摇头晃脑地离开了。
看完这段话,我忽然有所触动。我是不是犯了孔子说的那种毛病,对人愤疾太过了。就说前个星期罢,我在网上和一个在税务局当小吏的高中同学聊天,谈起地震学生遇害的事,他说没有任何豆腐渣工程,气得我发抖,当即不想理他了。可是我知道这件事已经不能在公共领域谈,否则会被删贴,我能怎样,照样气得发抖,难道我能不理整个社会?
想到这里,我喝了一口水,坐在桌前,决定写几篇夸奖社会进步的文章,以鼓励它健康成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