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叨侘寂



黑泽明先生有一部静夜之决斗,我有一枝静夜之马蹄。
哈哈,这马蹄莲似可以代表我说一句静夜之清凉,静夜之悠然。
一朵侘莲。
一只友送的侘小杯,用了几年越来越侘了。
早上在路边捡的侘叶,还有玩了几年的侘石头。
我问小天,侘寂大概就是佛法就是禅法?小天说:对呀。小天又说:侘寂是对时间最好的赞美。
时间,无处不侘。
在想,大概没人像我这样种花了吧?在花边边种菜,又在菜边边种花。
拉扯这组小苗真是付出了心思,几次进山背土不说,还要太阳出来打伞,太阳下去收伞,多多的人与土的连接。
附小天侘语:
一直以为,日本人所欣赏缺陷之美,是对于“空”的最好理解。
完美的东西是相对封闭的,在空间之中只是一个点,而缺陷可以转变为一种延伸,并且始终处于变化中。这个变化,就是加诸物品之上的时间。
但“缺陷”不是侘寂,“朴素”、“荒凉”只是一种风格,它们也不是侘寂。
一个瓶子摔得四分五裂只要一秒,但是一秒不是侘寂。
因为它的碎与缺过于新鲜和锋利,不是一个缄默的状态。
瓶子上的冲线也许是侘寂,斑驳也许是侘寂,磨损也许是侘寂。
侘寂是一个转化过程,由此之中我们可以看到时间的连续性。
它包含着使你四分五裂的挫伤,也有让你发黄,磨损的醇化之美。
不是人类碰触的包浆,而是纯粹物性的转变。
在生死之间,得失之间,存在与消逝之间生动地流转。
这种生动,仿佛是更为永恒的生命,它超越了生死,得失,存在与消逝。
侘寂是一种纯粹的物性之美,因为,物没有自我,不会迎合,也不会抗拒。
而不是夺目喧嚣的个体。
------比起那些“优美”的艺术,侘寂的特征是“坦诚”。
好的侘寂艺术,不是刻意地去寻找一件破旧之物,而是将一件物品放到属于它的位置,连接上它的时间性,使它缄默。
当然,侘寂本来是不加挑选的。有时候,一片树叶也能遮盖住大地的侘寂之美。
朴素,只是为了使时间在物品之上显现得更为清晰。因此,我们选择最简单的背景,最单调的颜色,最直白的线与形。
侘寂也不是荒凉,因为“空”之中蕴含无限生机与转变,假如你不能理解不可见的美,你就不理解侘寂。
写到这里,仿佛侘寂也不重要了,来听听佛经怎么说吧:
寂静奢摩他,如镜照诸像。如幻三摩提,如苗渐增长。禅那唯寂灭,如彼器中锽。
顶礼诸佛诸如来。
前一篇:樱桃的滋味
后一篇:入夜,是白昼成佛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