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种蛋糕和闻兰窍门

(2019-12-21 08:20:04)
种蛋糕和闻兰窍门


种蛋糕和闻兰窍门


种蛋糕和闻兰窍门


种蛋糕和闻兰窍门

.

种了个蛋糕,
儿子之前就说好周五晚上要一起补吹。

自己给自己搞设计比较自由粗犷,
只消在土坯墙上种几朵自家的花就行了,
糅合上妈元素和儿元素,
就活泛了。

.

往年娃他爸这个时候基本都不在家,
今年凑巧赶上,
正好给我们当切糕照相师。

.

早上读书的时候,
读到红楼里凤姐也正过生日呢,
老太太提议改一改往年各送各礼的旧法,
随那小家子大家一起凑份子。
雪芹不吝笔墨的写下了谁谁谁几两,
谁谁谁又次几两,
一家子骨肉玩来玩去的人际排场,
全都有鲜活的记录。

.

最有意思的是宝玉,
在这时候,
却偏要丢下这离不了他的热闹场,
一口气飞到郊野外去寻那冷清清一个好地方,
来祭奠金钏。

.

祭金钏,
这一热一冷的场景切换,
这情深情浅的情义之差别,
是雪芹先生这位人生凝视者的独家透视法,
点滴之间流动不尽那骨胳血脉里予人的深深悲悯。

.

近日,
小兰陆续开放了,
这一年子人家吃的好睡的香,
所以到点到时就满屋献香,
闻得我也跟着香。

.

想起李渔《闲情偶寄》的兰篇,
关于如何置兰、闻兰、与兰共处的一篇。

.

兰篇如下:
《淮南子》说“兰生幽谷,无人自芳”,确实是这样。
然而,假使幽谷无人,兰的芬芳,谁能知道?谁能传布?
它作为兰花,也同萧艾一样腐烂而已。
《孔子家语》说“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诚然如此。
然而既然不闻其香,与没有兰花的房子有何差别?
虽然有却如同没有一样,兰花并非如此自处,人也并非如此对待兰花。
我认为兰花的本性,毕竟喜欢与人相聚,毕竟以人闻它的香气为乐。
文人的话语,只顾赞扬兰花之美,而不顾兰花性情的安适,大半都是这样。
但是兰花与人相聚,贵在有情,有情务求得法;有情而得法,则坐在兰花之室愈久,就愈能闻到它的香气。
兰花生在幽谷与处于幽雅之室,它的幸与不幸,相差很远。
兰花刚刚开放的时候,自然应当挪移它的位置,外边的搬进来,远的放近些,低的放高些;
这不是前倨而后恭,人看重兰并非看重兰本身,而是看重它的花,它的叶只是花的随从而已。
兰花的位置放定,就应当供奉得好好的,书画炉瓶,种种器玩,都应森列于它的旁边。
但是不要焚香,香一薰兰花就谢,这并非嫉妒,而是兰花的性情类似神仙,
怕亲近烟火,不是忌讳香,而是忌讳烟火。
若是这样,那么兰花位置的摆放和堤坊的规律就得到了。
然而,这都是情,而不是法,法就是专为闻香。
所谓“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因为人只知入而不知出,
出乎其外再入乎其中,那么后来的香,比前要加倍了。
所以有兰的房间不应久坐,应另设无兰的房子一间,以作退步,时退时进,进多退少,
那就会时时刻刻有香,虽然坐在无兰之室,像依附于倩女之魂。
这是法,而情在法之中了。
如果只有这一间房子,那就把门外作退步,或者到别处去做其他事情,事完了再进屋来,
因为在无意间闻到,它的香气更浓郁。
这是我享受兰花香气的窍门,保密了一辈子,而泄于一旦,太可惜了。

.

哈哈哈,可爱的渔先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SHEIS》
后一篇:心的图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