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店】龙岗吉祥丁记烩面

标签:
游向蓝天的鱼探店80后的生活美食摄影丁记烩面美食 |
分类: 带着味蕾私奔 |
朋友的店开在不太起眼的街道里面,第一次去几个人开车绕了两圈,才在一条街最里面的位置找到它。本以为又是一间关起门来做生意的餐厅,客人不会太多,没料车子刚转了弯,便看到繁华热闹的景象,店口停满了各色车辆,透过宽大明亮的玻璃窗望见里面坐满食客。背景是另一条街道的萧索。
在深圳难得找到道地的河南菜,大概是距离过远又在人们心中有着“难登大雅”的大众化感觉吧,或许也是这里的河南人不够多,不足以点燃餐饮界的激情。但深圳始终是包容的,有一两家较有名气的河南菜,也占了“物以稀为贵”的光,买得风光的价格。我一直没有去尝,听人说起过,总觉得太过高雅的河南菜缺少些家乡风格,反而显得装腔作势。
不是说河南菜低贱,而是北方人的豪爽、大气也时时体现在烹饪中,做出的菜也一定是随和、易亲近的。就像这家丁记烩面,在我没去之前,还不能称为“朋友的店”,去了,只是“故乡人”这个简单的原因,就足以令彼此的关系更上一层,更不用说越聊越投机了。
店面的装修与其他店略有不同,饶是自家人的店,也有自家范儿——一个洛阳的缩影。龙门石窟、洛阳牡丹等等,全部是心里最隽永的痕迹。一楼大厅宽旷明亮,席位间空间足够,不用左右为难。楼上的包厢显示主人好客的本质,没有采用生硬的墙面隔断,而用珠帘做了软隔断,能时时听到另一个房间的乡音,来这里的人大概都不是要谈秘密,而是一叙乡情,所以多一些人分享,或许能找到更多知己。
第一次去,以一个探访者的身份,简单地拍了几道菜。之后再去都以饕客待之,也就没有拍照。
银条是洛阳特色菜,生来就是白白水水的样子,本身没太多味道,只是十分爽脆,加了调料,即刻变身任何你喜欢的口味。传统的是酸辣,也可以按喜好自行改良。
高炉烧饼即使在家乡也越发难寻觅了,最爱这里的烧饼,烤的焦焦脆脆,分甜咸两种口味。
河南人吃卤水,喜欢将肉卤好切片,再用蒜泥调料沾食。这是最地道的做法和吃饭,亲切的很呢。
面筋好像洛阳人都爱,每次吃凉皮、擀面皮都要叮嘱老板多放点面筋,再不过瘾就单点一份麻酱面筋。
北方的麻酱与南方不同,我在深圳的超市中从没有找到纯正的麻酱,都是加了花生酱的,香味不足,油腻有余。不如北方的好吃。北方人尤其是夏天,麻酱是家里必备,调凉菜吃凉面它都是最佳配角。
记得小时候上生物课,老师讲过:南阳黄牛泌阳驴。因为跟吃有关,所以一直记忆犹新。每每吃到家乡牛肉就会判断、评论一番。丁记烩面的牛肉瘦而不柴,嫩中带有嚼劲,配不配料汁都很无敌。
我最爱的素丸子,后来也成了很多人的最爱。小时候一逢过年,家里就会炸各种丸子,肉的、素的。现在生活好了,却很少有家庭保留这种传统,对于年轻的一代,想吃到好吃的丸子就很难得。
当天的菜实在很多,最后浪费了不少,有些可耻。后来每次去必点就是素丸子,卤水拼盘也点了几次,然后就是不断开发新菜色,继续寻找最爱。对于美食,我总是不够专一。
丁记烩面龙岗吉祥店
地点:地铁吉祥站
消费:人均10-50元(看点什么菜了),每人一碗烩面也可以吃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