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川:一路鲜花一路质疑
(2009-04-29 20:20:23)
标签:
杂谈 |
“你是采访我的第一个记者。”年轻的陆川用这句话开场白。我听着怎么都像是夸我中了彩票,表面不动声色,心里却不免暗自得意:祝他日后发达!或许真是第一次有人采访他,陆川有些许激动,雄心勃勃,强烈地想被认知。
《寻枪》开拍时陆川还只是个无名人士几无资料可考,所以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他有个叫陆天明的作家父亲,而他在采访中也没主动提及。客观地说,陆川这位年轻导演,是因为姜文的出演,而在当年各大媒体的娱乐新闻里抢占了一席之地。但开机后不久,有关姜文与陆川片场争执的传闻不胫而走,我们虽有耳闻却不知真假。有天中午一个陌生来电让我怔住了,居然是陆川。这一次,我想自己已经把他当朋友了,听得出他想说些什么,但欲言又止,连连叹气,最后发了一通无名牢骚,语焉不详地却要“下次分解”!我心想不愧做过编剧,深谙心理学吊起胃口却按下不表,弄得我好不郁闷,但却隐隐嗅出了几分传闻的真实性。
《可可西里》再也不要明星光环!陆川在拍第二部片时全部启用新人的做法,不能不让人认为他是为了解开这个心结。没有了明星,商业上自然不太成功,但陆川却因此赢得了一帮影评人的赞誉,用作品响亮地回应了他拍《寻枪》时被质疑为“无生育能力”的论调!可是不久,还是惹来抄袭模仿的侵权官司,结果自然不了了之……
陆川这几年作品声息甚少,但曝光率不低。帮父亲骂架、人品质疑、绯闻女友等,俨然成了一个幕前明星。但或许陆川并不希望自己作品以外的生活被过份关注,所以《南京!南京!》这部作品才显得犹为重要,它是天平上的一个新砝码,直接指引着媒体给他的导演实力定调。但这位陆姓导演的大家身世与潜在基因,既成就了他的才华与机会——半路出家,却起点甚高,又注定了为他带来争议——运气不错,才气逼人。他深受作家严父的文学影响,却立志要超越父亲,处女作获益于姜文出演,却不甘心活在姜文的阴影下,《可可西里》初显进军国际的野心,《南京!南京!》自信进入亿元俱乐部……一路以来,或许正是这种迫切求得个人品牌认知的情绪左右了他的艺术创作,让他没能举重若轻,反而有点欲速不达,一路鲜花,一路质疑。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为陆川捧场,因为我们相信中国年轻导演中,未来绝不只有一个宁浩。
(《南京!南京!》在北京举行首映礼时,陆川在接到父亲的电话时现场落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