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老和尚和小沙弥的故事
标签:
心经老和尚小沙弥少女韩国影片文化 |
分类: 莲池清韵 |

电影情节简单,语言也简短,但看完之后,我心震撼,陷入了一种无法言说的思绪之中……
春天的大山繁花似锦,大山的中央是一个明镜似的湖泊,湖泊的中央有一个寺庙,寺庙就建在木板搭起的平台上。
寺庙很小,小到只有一间房子,中间是佛堂,供奉着阿弥陀佛,两旁便是和尚的寮房,以及施主的客房。佛堂与寮房和客房之间并没有墙,只有两扇象征性的门隔开,夜里,寮房中的和尚躺在铺上,可以看见对面客房里施主的睡相。
春天的老和尚还不太老,四五十岁的模样。小沙弥八九岁,浓眉大眼,虎头虎脑的挺可爱。清晨醒来,做完功课后老和尚小沙弥跳上小船,咿咿呀呀划桨,不一会儿就出了山门来到岸边。老和尚去化缘,小沙弥去山里采草药,老和尚叮嘱小沙弥说:“小心蛇啊。”
小沙弥蹦蹦跳跳在山谷中采草药,一条毒蛇慢慢从岩缝中爬了过来。小沙弥伸手一把抓起扔了,然后到小溪边玩耍。

小沙弥的举动被老和尚看得一清二楚。老和尚没有吱声,带着小沙弥划船回到寺庙。夜里,老和尚在熟睡的小沙弥腰间绑上了一块大石头。
又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清晨,小沙弥睡眼朦胧哀求师父把他腰间的大石头解开,小沙弥说:“好重,我走不动。”老和尚说:“那你把石头绑在小鱼、青蛙和蛇身上,它们是不是也走不动?”小沙弥哭丧着脸说:“是。”老和尚说:“你先去把它们身上的石头解开,我再帮你解。”
小沙弥赶紧爬进小船,独自一人去摇浆。老和尚在平台上说:“若是它们因为你的石头死了,那我就没办法了,身上的石头能去掉,心里的石头就得绑一辈子了。”
小沙弥背着大石头跌跌撞撞爬山,来到小溪边后,见绑着石头的鱼还在原地,但已经肚皮朝上,死了。小沙弥流泪了,他蹚水来到岩石边,青蛙还活着,拖着石头在喘息。小沙弥赶紧替它解开了石头,青蛙一下子游远了。小沙弥便去找蛇。蛇在岩石上找到了,但头被人砸扁了,岩石上汪着一滩暗红色的血。
小沙弥捧着软绵绵的蛇,放声大哭了。
夏天的群山郁郁葱葱,生灵万物都在繁衍。
老和尚已经两鬓斑白了,小沙弥长成了血气方刚的小伙子。
小沙弥背着草药筐,看着两条正在交配的蛇发呆。小沙弥满头大汗,看看无边无际的群峰,神情中带着明显的渴望。
湖对岸的山门外传来一声悠长的呼唤,小沙弥赶紧下船划桨去接。施主是两位女子,年长些的是母亲,青春少女是女儿。女儿不时地咳嗽两声,清秀的脸呈现病容。
小沙弥一见少女就慌了,低头招呼她们上船。少女一脚踏进船舱险些跌倒,小沙弥赶紧上前搀扶,脸涨得如一块红布。
当天夜里,母亲对老和尚说:“看了好多医生,都不知道病因,师父慈悲,救我女儿一命。”师父说:“女施主若信老僧,那就留下来试试看吧。”
第二天,母亲把女儿留下,自己走了。老和尚吩咐小沙弥每天上山采药,捣碎了,绞出汁液给少女喝。
小沙弥看着袅袅婷婷的少女发呆。一天清晨,小沙弥见老和尚不在,蹑手蹑脚来到少女床铺边,轻轻揭开被子伸手进去,少女猛地睁开眼睛,啪地一声,给了小沙弥一个耳光。
小沙弥赶紧到佛堂跪下,急速地诵读经文,磕头忏悔。
小沙弥不敢看少女了,少女却看着英俊的小沙弥发呆。一天,少女穿了一条洁白的连衣裙坐在平台上,两条修长的腿垂在湖水中。小沙弥划船回来了,见了少女,便急速地划动双桨,小船在湖中直打转转。少女妩媚地笑了,小沙弥把船划到少女身边,伸手把少女拉下湖中。
小沙弥载着浑身精湿的少女来到小时候嬉耍的小溪边。在洁白的岩石上,小沙弥与少女成了一对情侣。
小沙弥被欲望折磨得无法入眠,居然色胆包天,趁师父睡着了,拉着少女到小船上去欢娱。第二天早上,师父见小沙弥和少女都不见了,出门一看,雾气朦胧的湖泊中停了一艘小船,光着身子的小沙弥和少女在船舱睡得正酣。
老和尚让小沙弥跪在佛堂,然后对少女说:“你走吧,你的病已经好了,没理由住在庙里了。”老和尚亲自划船送少女到对岸。
第二天夜半,小沙弥也悄悄划船走了,留下老和尚一人守在寺庙。
秋天来了,虽枫叶红透,但山林还是呈现衰败景象。
庙门咿呀打开,老和尚咳嗽着出来,对着满眼的湖光山色做了一个深呼吸。
老和尚明显老了,也更加清癯了,一缕胡须雪白如霜。
老和尚费劲地下船划桨出门。晚霞漫天时,老和尚回来了,坐在庙门前的木头台阶上,吃报纸包着的饭团。
饭团吃完了,老和尚把报纸抚平,突然把目光对准了一个角落,报上登了一则新闻:《一中年男子杀妻畏罪潜逃》,老和尚把报纸上的照片看了又看,慢慢放下,叹了一口气。
又是一个雾气朦胧的秋晨,老和尚听见对岸有人呼喊,老和尚摇船过去,将昔日的小沙弥接到了寺庙里。
小沙弥三十多岁了,留起了头发,眼睛里多了暴戾的光。小沙弥怒不可遏,对着师父大喊大叫:“她怎么可以这样?我对她这么好,她怎么可以去跟别的男人?”
老和尚平静地说:“世间人和世间事,本来就是无常。”
小沙弥还是不能释怀,他在湖中心疯狂地划船打转转,怒吼声在山谷间回荡。终于,小沙弥用杀妻的刀割去自己的头发,在棉纸上写了五个“闭”字,分别糊贴在自己的眼睛、耳朵和口鼻上,想自行了断。
小沙弥窒息的哼哼声惊动了老和尚。老和尚发怒了,他从墙上抽出警策,将小沙弥打得遍体鳞伤。老和尚呵斥说:“这下你该知道了,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小沙弥抱着脑袋放声大哭。
一天下午,湖对岸出现了两个陌生男人,老和尚摇船把他们接到寺庙。小沙弥一见他们,便挥舞着刀子扑了过去,两位警察费了好大的劲,才把小沙弥制服。
老和尚抱着庙里的白猫,用猫尾巴蘸着墨汁,在门前的地板上写《心经》。老和尚让警察先放开小沙弥,然后捡起小沙弥的刀子,命令他把经文刻出来。老和尚对警察说:“他中魔了,这部经是降服心魔的,你们看在我的老脸上,等他刻完经后再带他走。”
两位警察坐在台阶上监视小沙弥刻经。暮色一点点加深,小沙弥点着蜡烛,一刀一刀地刻。黎明前,经文终于刻完了,小沙弥一头倒在地板上沉沉睡去。这是小沙弥回来后第一次入眠,老和尚默默守候着他,脸上满是慈悲。

警察押着小沙弥上岸后,老和尚还站在平台上张望,等船自动地回到寺庙平台边,老和尚便开始做圆寂的准备。庙里的白猫被送到岸上去放生了,干燥的木柴也在小船上架好了,老和尚刮去须发,将僧服和袈裟穿戴整齐,便划着船来到湖心。老和尚在船底木柴上点燃一只白蜡烛,然后跏趺端坐在木柴上方,眼睛耳朵和口鼻上都贴上了棉纸写的“闭”字,不一会儿,老和尚安然坐化。
当大火熊熊燃烧时,一条水蛇突然从船边掠过,逶迤进了寺庙。
冬天的大山一片白雪皑皑。湖面结了厚厚的一层冰,人不需要小船了,直接在冰面上走。
一位四五十岁的男人背着背囊进了寺庙。寺庙荒芜了,蛛网四布,窗棂上的纸也烂了,风吹得佛堂内尘土弥漫。
中年男子就是当年的小沙弥,他的身体发福了,脸上写满了疲惫,再也找不到当年的渴望和暴戾。中年男子见盘踞在佛龛前的蛇,猛然一惊,跑到平台上一看,埋在冰下的小船隐约可见。
中年男子找来锄头凿开冰块,伸手从黑乎乎的灰烬中找到了几枚舍利子。他用红布包好,然后在寺后的瀑布冰块上雕刻了师父的头像,把红布包嵌入了头像的眉心中央。
冬天的小沙弥成了当年的老和尚,他在冰面上凿了一个洞,用冰冷的水洗去满脸的灰尘,然后剃去须发,穿上僧服,跟当年的师父一样,每天诵经、拜佛、采药、化缘。
一天傍晚,冰面上走来一位抱着幼儿的妇女。妇女穿着白色的毛衫,用一块紫色的纱巾包裹着头脸,一进寺庙,就跪倒在佛前哀哀哭泣。
老和尚默默地听妇女哭,用罐子默默熬粥。夜深了,老和尚睡了,两岁大的幼儿也睡了,妇女却悄悄爬了起来,她亲了亲幼儿的小脸,蹑手蹑脚向大门走去。
开门的咿呀声,让妇女心惊胆战,她边跑下冰湖边回头看寺庙的动静,却不料一脚踏进了老和尚凿开的冰洞里。天亮了,幼儿爬到冰面上哭喊妈妈,老和尚闻声过来把婴儿抱起,却见冰洞上浮着一只女人的鞋,仔细一看,那女人就漂在玻璃般透明的冰层下面。
老和尚将妇女的遗体拉上冰面,他解开包着女人头脸的紫色纱巾,俯身一看,抬眼仰望苍天。
老和尚把妇女葬了,然后抱着一尊观音铜像,腰间绑着一根绳子,绳子的另一头拴着一个大磨盘,在山间踉踉跄跄走。老和尚艰难地爬着,沿途的树桩和岩石不时将磨盘卡住,老和尚费力地将磨盘扳开,又咬着牙拖着往上爬。
天色蒙蒙亮了,老和尚终于爬到了群山的最高峰。他将观音铜像在巅峰上安好,然后面对山下一枚小镜子似的湖泊跏趺而坐,纹丝不动。
冬天去了,春天又来了,湖面水波粼粼,繁花似锦。平台上刀刻的《心经》依稀还在,寺庙的墙体和山门却粉刷一新。
在清晨的薄雾中,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沙弥开门走了出来。小沙弥八九岁,浓眉大眼,虎头虎脑的挺可爱。老和尚和小沙弥坐在台阶上,老和尚翻阅着经本,一句一句教小沙弥念经。
功课做完后,老和尚带着小沙弥划船出了山门。老和尚叮嘱小沙弥说:“小心蛇啊。”小沙弥却在我们熟悉的小溪边抓住一条蛇,叽叽呱呱笑得不亦乐乎。
电影到此结束了,随着淡雅的音乐,画面在慢慢推远,出现了美不胜收的季节轮回,和无穷无尽的山川林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