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膳同源,药疗不如食疗、不食腥、荤、辛辣--出自《德建身心疗法》

标签:
释德建禅武医少林医学医术 |
分类: 禅武医素食食谱、养生、内养功 |
药膳同源,药疗不如食疗
德建身心疗法注重以饮食改善身体。有很多疾病都是因为日常饮食不调所引致。食疗的观念在中国已有千年的历史。远在周朝,宫廷医生已分为食医、疾医等。食医主掌帝王的膳食,为周天子的身体健康调理日常膳食。由此可见,中国人已懂得而且注重日常饮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周礼﹒天官》记载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又主张“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以滑养窍”。从而可见周朝已有很成熟的食疗理论。
另外,中国最早的一部医学书《黄帝内经》也十分注重饮食与疾病的关系。提出“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强调疾病的产生是与生活习惯及饮食有关。《黄帝内经》中更记载“药以祛之,食之随之”。“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茶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强调治疗先以药去病,但必须配合饮食改善以达到长久保健养生的功效。唐代名医孙恩邈也十分推崇药膳,他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提出“安身之本,必资于食”,“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悉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所以,中国传统医学十分注重饮食,用饮食的方法治病及养生。少林禅武医学与传统中国食疗养生的理念相同,但也有不同之处。
少林禅武医讲求感悟,因为历代禅武医的高僧都修练上乘的内功,所以培养出敏锐的感觉洞察食物的在身体内的变化及其对身体的效用或影响。所以定下一些不宜进食的指引。例如,本疗法所提倡的不进食蒜及姜,我起初与很多人一样都存有怀疑,因为西方有不少科学研究指出蒜和姜对身体的益处,特别是蒜头对抗高血压,甚致癌症效用。但每当我进食蒜或姜,喉咙便开始生痰,而且肠导开始不正常,这些反应一般人不一定能感悟或注意,因为它们不是“症状”,但痰久生便会变成疾病,为了了解蒜姜及痰的关系,我特意进食蒜姜数天,一直观察自己的痰在增加,继后便有感冒。所以,禅武医的药膳发展是基于传统中医思想,并以禅机气机修练的感悟发展为一个独特的饮食理念。
不食腥、荤、辛辣
禅医的医理注重引导病者就医的时候不食腥荤(见下忌食表),必须进食特定的谷物、蔬菜。腥是指所有动物的肉类,荤是葱、韮、蒜、芥等。此外苦、辣、酸、甜、咸都不可过份进食。根据禅医的理论,腥荤辛辣食物含高蛋白、高脂肪和高能量,刺激人体使血流加速。一旦不能消化,便滞留在体内,疾病如鼻炎、脑炎、关节炎等便会出现,其中鼻炎尤为突出。为什么?因为冷空气进入人体,鼻子首当其冲,体内的热血遇到冷空气,被冷滞在鼻腔里,形成鼻腔充血,这就是鼻炎。鼻涕蒸发后成痰,痰干结成痂。鼻炎又是百病的病根之一,不仅直接引起感冒、发烧、咳嗽、五官病、头痛、牙痛、便秘、高血压、心脏病等,而且间接影响全身。
忌食 |
|
腥: |
肉、鱼、蛋 |
荤: |
韭、葱、蒜、油菜(菜心)、香菜 |
辛辣: |
姜、芥类、辣椒、胡椒 |
本疗法提倡素食,尽可能不进食肉类、海鲜类及蛋类。以五谷、杂粮、豆类为主要吸收的蛋白质。再者,本疗法提倡不进食荤类的食物,包括韭、葱、蒜、油菜(菜心)、香菜。虽然现在有不少素食的理论,但疗法的理论有它独特的地方,以下的表格列出西方、一般佛教及德建身心疗法素食主张的比较。
德建身心疗法提倡的素食与其它的理论有相同及不同之处
|
西方素食 |
佛门素食 |
德建素食 |
肉类 |
X |
X |
X |
鱼类 |
|
X |
X |
蛋类 |
|
X |
X |
葱 |
|
X |
X |
蒜 |
|
X |
X |
姜 |
|
|
X |
芥 |
|
|
X |
辣 |
|
|
X |
胡椒 |
|
|
X |
油菜 |
|
|
X |
香菜 |
|
|
X |
本文出自《德建身心疗法》
传统文化交流qq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