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石油诗.诗人简明点评

(2007-06-27 10:22:27)
 西北:克拉玛依油城   (组诗)

 

 

一座城市,从产油区把身体移开

只花了几十年功夫

一代人,从地面走入地下

也只是耗去了  一生的时光

 

这座以石油名义兴起的城市

每天都在往国家的脉搏,输送大量的血液

每天都兴奋地,挽起单薄的衣袖

露出凸起的青筋

——对于一座新兴的城市来说

四个季节还显然不够。储存在地下的石油

让人们有足够的理由,为它的出生

多准备些时间。让一生为它忙碌的人

得到  片刻喘息……

 

一座城市,让油田越走越远

是不得已的事

一些家庭,为石油两地分居

也是不得已的事——

我以为,这是离西部最近的石油

往下生长的液体,一旦被阳光吸引

就无法遏制地,用浓郁的黑

覆盖历史的苍白

 

——仅以能源的意义喷发,是不够的

仅仅满足于,被一首歌反复演绎

也不完整。如果时间和记忆

被迫划定了界限,那些埋在荒漠深处

成千上万具  石油人的躯体,等待着

被随后到来的人,完完整整地——

祭拜  或  书写

                  2007/4/2

  

    我的父亲和母亲

 

我的父亲和母亲,如今已年近花甲

他们让青春的花瓣枯萎

在墙壁上,清晰的记忆依然开阖

只是偶尔,才会被我们钝化的目光

像钢锉一样,锉出历史的碎屑……

 

——我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忙忙碌碌

我们先后都有了自己的孩子——

能够和父母待在一起的日子

一周也只能分配一次

我们像长大的鸟,飞出去,就会忽略

和忘记,哺育过自己的巢穴

直到有一天,才恍然察觉

——父母的年龄,已经不能承受

自己搀扶自己的力气

 

我们是父母从身体里剔出的骨头

过多的体贴呵护,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

承继着他们的血和肉,承继着他们

想走却走不完的路……

 

我的父亲和母亲,随着一座城市的崛起

将要沉入地下。也许

在另一个世界,他们依然会像年轻时

经历过的那样:为一座城,为我们

再一次重复着  把自己耗干

                    2007/4/26

  

   一个人和一座城

 

 

当我们把目光重新投向这座城市

情感的指数,也会持续走高

 

克拉玛依,一座年轻的石油城

她女性般矜持的变化,让我们记忆中的

距离,正在逐步拉大——

这座城市的动力,源自于

日夜不停涌动着的石油

她的一切都在动,甚至固定在

我们记忆中,插入地芯的钻杆

 

尽管我们有着相同的年龄

她的年轻,反衬出我的衰老

一个人和一座城,是每一部历史小说

都无法回避的

克拉玛依,她的双重性格,已经乐于

被我们接受。钢铁、水泥和石油

体现出她坚硬的成分。就是这硬的成分

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

始终没有学会向困难,弯下过腰!

 

我被湿润的阅读,不仅仅是一条

绸缎一样光洁的环城河

这样一种柔软,让我触摸到

额尔齐斯到克拉玛依,两端都在

颤动的神经,并感觉着一颗年轻的心

怎样让这座城市的中枢

在悸动中,增添我们的想象……

                 2007/1/24

 

  

克拉玛依,我一生唯一的拥有

 

 

克拉玛依啊!我一生唯一的拥有

我要开口向你表白的前奏,不是激动的语言

不是平静的文字,不是流淌过多的泪水

也不是磨难之后的荣耀

 

我眼前的这座城市几乎每天都在改变着什么

唯一不变的: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原生者

或生育了这些原生子民的——众多移民

对这个城市的眷恋

 

生长在这的人们都很独特

男人女人率真的个性,跟喝烈酒有着很深的渊源

同一座城里的人,尽管素未谋面

走的越远,认的越准:克拉玛依

略略有别于北京的普通话,脆得

像箍在钻杆上大钳的吆喝

跟谁都能飞快地搭上话,几分钟就能

混一张脸熟。那种朴实的,一付无所谓的张扬

——天下独一无二

 

日子越过越富裕了

无法加宽的街道,也尽可能地

在两边,给花木腾了块地方

30几元的单身工资迄今已暴长到3000多块

许多好奇的人,揣了翅膀飞过许多城市

最后还是回到这里落脚

更多的人脚下生根,怎么也不肯挪动半步

 

总想让这个城市飞起来

——站在云端,俯瞰过去

总想让绿色掩映的林带

成为打着记忆的绳结,让我们平静地

走过几十年后,再一点一点

把它解开——

                2005/9/9

 

 

     我不是预言家

 

 

我不是预言家。我一直居住着的土地,既不能行走

也不能开口。他所遭遇的创伤,永远都无法愈合

看见或看不见的痕迹,比我的记忆还要深刻

他所承载的是石头碾成粉末的负轭

是成千上亿吨钢铁,插入骨缝的嚎叫……

 

我无法为他减轻痛苦,我无法在梦中

推开密集的灯火。压在他身上的楼群,又高又沉

你让我又怎样面对一座城市汹涌的未来

流露出对他的担忧——

在轻微的报刊,我植入一行行诗,不停地

粉饰着一座迅猛崛起的城市

我内心的痛楚和焦虑,只怕比铅字更黑

——一座诞生在戈壁的城,他所依托的

不是广袤的地理,是同血液一样珍贵的石油啊!

离地表几千米,甚至几万米的油层

层面会越来越底,早晚会被日渐臃肿的城市

吸食干尽……

第一根探管和最后一根钻杆给土地带来的创口

——前者痉挛,后者麻木

 

我不是预言家,我相信规律

谁又能怀疑一枚石子的花期,比春天更长

没人在乎一座城市和一个诗人之间,会有什么联系

就像没人在乎地表下枯竭的石油,总有一天

会消失在这座城市前面!

 

我不是预言家。在这座城市里,我是一个

比厨子还要轻微的诗人……

 

 

                2004/3/17

 

 

诗人简明的点评(原文发在简明博客和绿风论坛):像石油一样诚实的、不掺水分的诗歌。诚实不等同于老实,诚实是一种姿态,具有向外界发散的影响力;而老实,只固守本分的底线。
   
这是《西北:克拉玛依油城》:一座城市,从产油区把身体移开/只花了几十年功夫/一代人,从地面走入地下/也只是耗去了  一生的时光//对于一座新兴的城市来说/四个季节还显然不够。储存在地下的石油/让人们有足够的理由,为它的出生/多准备些时间//。平铺直叙,凸现出鲜明的主旨意义。
   
这是《我的父亲和母亲》:父母的年龄,已经不能承受/自己搀扶自己的力气//我的父亲和母亲/随着一座城市的崛起/将要沉入地下。也许/在另一个世界,他们依然会像年轻时/经历过的那样:为一座城,为我们/再一次重复着  把自己耗干//
   
郭志凌诗歌语言的节奏控制得法,分寸感显示了作者的内力。两首诗都是震撼人心的好作品。

 

—————这是河北诗人简明先生对我诗歌的点评,本人很喜欢,所以就把他的评和我的诗歌一并贴出来,请朋友们批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