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六网收视再夺魁,万物皆可民歌的《春天花会开》在创新中传承

(2022-04-07 12:51:39)
标签:

纳兰惊梦

春天花会开

雷佳

华晨宇

谭维维

分类: 纳写综艺

纳兰惊梦/文

有人说,随着城市化的加快,码头、农田消失,民歌的生态环境没有了,创作的源泉也岌岌可危;有人说,民歌的保护工作不够,又缺乏创新的内在动力与曝光渠道,让民歌与年轻人的间隔越来越大。

https://p0.itc.cn/q_70/images01/20220407/f88b3477fedb4fbe94845b42e940d34c.jpeg

但别忘了,德云社的年轻相声演员张云雷硬是把一首北京的民歌小调《探清水河》给唱火了,带出了圈。而从芒果台的新节目《春天花会开》,似乎更有打脸“没人听民歌”论调的趋势——从多网收视表现来看,由安德胜工作室打造的大型民歌竞唱节目《春天花会开》节目保持了逐步上涨的趋势,不仅获得同时段四网省卫第一,同时#春天花会开今晚播出#、#华晨宇雷佳合唱龙船调#、#谭维维再现华阴老腔一声喊#等节目相关话题词也纷纷登上微博热搜榜单。

https://p0.itc.cn/images01/20220407/9c8b5cc21dd648299e0043d740562fe8.jpeg

曾有专家直指,如今对民歌的研究和认识还远远不够,像现在被年轻人热捧的说唱,其实在民歌中早已有之:许多少数民族民歌本身并没有固定歌词,要么是想到一件新鲜事要唱给大家听,就即兴编成歌词唱出来要么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到哪就唱到哪,是名副其实的“freestyle”。

因此许多的民歌里记录了大量当地的历史文化、民情风俗等。正如雷佳在这一期《春天花会开》里提及的那样,长沙的童谣里很多跟“吃”有关,除了她张口就来的《月亮粑粑》,还有像“杨裕兴的面,奇峰阁的鸭,德园的包子真好呷,火宫殿样样有,有饭有菜有甜酒,还有白糖盐醋藕”这样带有强烈地域符号记忆的童谣,更是一种情感与历史的留存方式,足以唤起有着共同生活记忆人们的共情。

https://p2.itc.cn/q_70/images01/20220407/434d704b1a284145b9f93da6a42ad621.jpeg

所以就不难解释戴欣梦露在演唱完《从前的冰糖葫芦》时,同为东北姑娘的梁田止不住的泪流满面。因为在戴欣梦露的歌声里,让许多人找回了童年的回忆,特别是拉着妈妈的手,要来一个钢镚,就为冰糖葫芦的一口酸和甜的回忆画面。

https://p8.itc.cn/q_70/images01/20220407/d70fdde83a4146499002048450c0588e.jpeg

包括在初选时,郭曲在改编的《那以后的事》时,也是保留了他儿时关于母亲的声音记忆,就是那首经典的《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通过留声机这个具有年代感的道具,嫁接起原曲辨识度最高的旋律和新潮的电子乐元素,完成了对民歌的创新态传承。

https://p7.itc.cn/images01/20220407/95d81db039184fba90f1cc7c20e1551b.png

节目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当华晨宇被问及记忆中的童谣时,有了丝丝的迟疑“我小时候的童谣,都是音乐课本上教的那些”。其实,这说明了民歌的困境所在:原应是口口相传,反映真实生活的歌谣,悄然从生活中消失,只留存在音乐课本上。

https://p2.itc.cn/images01/20220407/8e09931a4d6d4b70a52af4e0ddd57449.png

反观这几年说唱音乐之所以能够迅速出圈,就跟“万物皆可说唱”的理念密不可分,生活点点滴滴都能用说唱来记录与表达。其实如果想要重新唤醒大众对于民歌的热情,本质上也应向说唱借鉴,从生活中提取艺术,用艺术来表达生活。就像雷佳所言,“佤族人民坚信,会喝水的就会喝酒,会说话的就会唱歌,会走路的就会跳舞。”民歌的门槛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只要找对了方向就有焕发新生的可能。

https://p3.itc.cn/images01/20220407/6aee2bc2fa50491ab1c4d1177289637c.png

可喜的是,诸多或学院派、或原生态派、或跨界派的高质量选手,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来改编与创作民歌。像MiLK牛奶乐队就把一首《太阳出来喜洋洋》,唱出了年轻人更青睐的律动节奏与独特体会。毕竟,让年轻人接触和感受到民歌的美,需要新的包装方式。而《春天花会开》,正走在探索让民歌重新流行起来的路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