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295009824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个人资料
纳兰惊梦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0
博客访问:
36,222,420
关注人气:
100,710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一年又一年!春晚已走过39个春秋,今年被“联欢”暖到了
(2022-02-04 18:00:19)
标签:
纳兰惊梦
春晚
分类:
纳写娱乐
春节的钟声敲过,各省台的春晚也都落下了帷幕,遥想中央电视台的第一届春晚,恍然已经39个春秋。
39年来,央视在一年又一年的传承发展,各省级卫视相继入局,视觉呈现一年年提高,给观众留下了许多经典的回忆。纵观今年春晚,“回归”似乎成为了关键词。
https://img.yizhuan5.com/yz/upload/image/20220204/6377956570300019246004845.jpg
向“联欢”回归,以人民为中心
郭沫若、华罗庚、钱学森、老舍、巴金、梅兰芳……他们欢聚一堂,与郭兰英、侯宝林等“演员”坐在一起,融在一起,笑在一起,真正地实现了“联欢”。
今年的山东卫视,让我们看到了这种“回归”。“布鞋校长”李振华、奥运冠军孙一文,被请上了午夜饭的饭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的院士、博士走上舞台,成为最闪耀的明星。回归联欢,回归温暖,回归感动,就回到了春晚的本质。
https://img.yizhuan5.com/yz/upload/image/20220204/6377956572871799393235737.jpg
向“现实”回归,以共情为基础
节目能够成功出圈,成为普通百姓的话题,一定是源于现实,符合观众认知,并抓住了他们的共情点。河南卫视去年的出圈,就是这种共情的表现。
今年的山东春晚,一个讽刺相声在小屏端点击过亿,形成了自发传播。这个作品的成功,一是相声功能本身的回归——从最早的“参军戏”,相声的讽喻作用就成为了这门艺术的基因,酣畅淋漓的讽刺,总能给观应提供一个释放的端口。二是对观众的关照,点在了观众的“笑穴”上。把观众有共情感的经历,通过艺术夸张表现出来,就是具备了最广泛的群众基础。
https://img.yizhuan5.com/yz/upload/image/20220204/6377956574392179568036513.jpg
向“故事”回归,关怀普通人的命运
做为向全国观众展示本省成就的舞台,讲好自己的故事,是各省春晚的共同追求。
东方卫视用虚拟人物"国风晓明“展示上海的科技感,湖南卫视《兰陵战歌——中幡》,向观众安利国家级非遗“中幡”,山东卫视则把黄河故事、乡村振兴故事通过舞蹈、小品等形式搬上了舞台。
https://img.yizhuan5.com/yz/upload/image/20220204/6377956575892266688596201.jpg
所以,一群院士博士的“业余”歌声可以戳中人心,一首多年前的老歌《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让人流下热泪。让人感动、感慨的,永远是节目背后的故事,普通人的故事。
https://img.yizhuan5.com/yz/upload/image/20220204/6377956577142328604495994.jpg
往深一层看,回归的背后是目信。
对文化自信,所以可以把国潮、把国粹用更适合现代表达的方式呈现;对道路自信,所以可以用更多元的甚至“带刺”的方式,去关照现实;对中国梦自信,所以才会把人民放到舞台中心。
https://img.yizhuan5.com/yz/upload/image/20220204/6377956578483166216471159.jpg
毕竟——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莫过为民幸福而奋斗。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想笑就笑吧,《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包袱管够
后一篇:
黄渤连续三季坐镇,前两季豆瓣破9,《忘不了农撤不止让人好哭